第05版:专版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我的精神故乡


■第77集团军某旅战士 陈  力

“1949年11月27日,在重庆解放前3天,国民党反动派将关押在白公馆、渣滓洞的200多名革命志士集体杀害,鲜血染红了歌乐山……”

前些天休假,我以“党史小导游”的身份回到家乡——重庆歌乐山红岩村,通过视频直播向战友讲述发生在这里的红色故事。

先烈们在狱中写下的激扬文字,浸染着革命者鲜血的刑具,共产党人惨遭屠戮时的照片……再次看到红岩革命纪念馆内陈列的一件件历史文物,我不禁回想起自己第一次走进这里的场景。

那是2007年深秋,在我报名参军后不久,我的爷爷——一名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兵带我来到纪念馆,向我讲述革命先烈们在监狱中与国民党反动派英勇斗争的感人事迹。

那时的我并不能完全理解,为什么这座“进得去出不来的人间魔窟”不能让共产党人屈服。不过,罗广斌、陈然、罗世文、车耀先、“江姐”“小萝卜头”等名字,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

离开山城重庆,我踏上了驶向大西北的军列。初入军营,当得知我来自红岩村,新兵连战友对我投来期许的目光,仿佛在他们看来,这个地名似乎自带着一种令人敬仰的魅力。

然而不久后,我就让对我寄予厚望的班长失望了:由于不适应大西北的严寒天气,我的脸、耳朵和手上长了冻疮,轻轻一碰就钻心地疼;加之难以忍受军营严格的管理和艰苦的训练,内心渐渐打起了“退堂鼓”。

“娃儿啊,你来自红岩,咋能当逃兵呢?”得知我的想法后,爷爷并没有责骂我,而是再次给我讲起了发生在渣滓洞、白公馆里的英雄故事,“革命先烈们哪个不是肉长的?可他们的意志却是铁打的!”

在爷爷的讲述中,我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于是,我暗下决心:“要努力成为一名好兵,绝不给家乡红岩丢脸、绝不给牺牲在红岩的革命先烈抹黑!”

自那以后,我刻苦训练,在日复一日的摔打中,逐渐成为了训练尖子,并且在同年兵中第一个当上了班长、入了党。看到我的成长进步,许多战友纷纷点赞:“不愧是来自红岩的兵,过硬!”时光荏苒,如今我已从一名懵懂新兵,变为全连兵龄最长的战士。十几年来,每逢新兵下连,我都会给他们讲一讲红岩故事;每逢执行大项任务,我都会用红岩精神为大家鼓劲打气。在我看来,红岩精神给了我奋进的力量,我也想用它激励更多的人,让他们在红岩精神的感召下,为实现理想奋力前行。

(李春晖、付  裕整理)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