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胜券在握,却被判失败!”金秋十月,谈起前不久的一次对抗训练,南部战区海军某无人机团飞控师刘浩仍惋惜不已。
当时,刘浩受领任务,迅速启动无人机,对目标空域展开侦察。
俯冲、跃升、盘旋……在他的操控下,无人机的整个飞行过程顺利流畅。可当无人机降落机场后,信心满满的刘浩却被告知:任务失败。
原来,刘浩只专注于无人机操控,没有结合实战背景进行敌情分析。无人机在执行跟踪监视的过程中,进入“敌”地空武器攻击范围,被导调组判定为“遭敌击毁”。
“没有敌情观念,战场上如何打胜仗?只有心中时刻装着敌情,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该团领导的点评引发全团官兵的反思。随后,他们举一反三,围绕“如何提高战术素养”展开讨论辨析,梳理出多个短板弱项,并逐一制订整改措施。
“无人机操控不仅要练精技术,还要融入战术背景。”那次失利后,刘浩专门改进训练方法,通过不断地模拟操作、总结复盘,研究出不同战场情况下无人机的侦察方法和快速避让措施。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刚刚结束的一场全程对抗演练中,刘浩终于打了翻身仗——
演练一展开,刘浩和战友就操控无人机,对某海域实施空中动态监控。这次,他充分汲取之前的教训,采用灵活多样的侦察方式,巧妙地与蓝方舰艇斗智斗勇。不仅如此,他还操控无人机,为红方空中兵力的海上突击提供目标指引,让战场“鹰眼”引导火力打击,最终成功命中“敌”舰艇。
“在一次次演练对抗中,操控手们不断提升战术素养。”该团领导介绍,今年以来,他们主动向制约战斗力提升的深层次问题开刀,对训练课目、组训方式、战法战术进行一系列改进,不断寻找战斗力新的增长点。在解决问题、突破瓶颈过程中,官兵的技术战术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