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
我国第八个烈士纪念日过后,就是国庆长假。国庆期间,很多人走进红色景点、红色纪念地,观看影视剧《功勋》《长津湖》等,学习英烈事迹、感悟英烈风范、传承英烈精神,凝集起奋进新征程、建功“十四五”的磅礴力量。
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英烈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在国家危亡、民族危难之际,正是无数仁人志士的英勇奋战、前仆后继,才使中华民族避免了“被开除球籍的危险”。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胸怀理想信仰的先辈先烈,面对敌人的屠刀炮火,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推动中华民族从自立自强走向伟大复兴。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乐章,立起了一座座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英烈远去,但人们追寻英烈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止。海拔4800米的雅克夏雪山北坡的垭口上,一座世界上最高的烈士墓,静静地躺在积雪云雾之中;闽北武夷山深处,青砖和竹片组成的1343座无名烈士墓,层层叠叠散落在千亩竹林中……正是千千万万英烈的流血牺牲,夯实了强国强军的坚固基座,擦亮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
哲人讲,没有人会不珍惜生命,只是这世界上一定有一些事情值得去奋斗和牺牲。历史深处,有着沉淀而来的精神密码;英烈身上,有着生生不息的红色基因。岁月流转,时代变迁,他们的誓言响彻历史,他们的事迹催人奋进。
总有一种精神,超越生命。长征路上,红5团政委易荡平身负重伤、陷敌包围,宁死不当俘虏,毅然举枪饮弹自尽,年仅26岁;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第343团7连4班副班长倪祥明在子弹打光、只剩最后一颗手榴弹的情况下,面对冲过来的敌人,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7岁……他们短暂的生命定格在历史的硝烟中,浇铸出的精神丰碑挺立起民族不屈的脊梁,成为跨越时代的信仰坐标。
总有一种价值,值得追求。“核司令”程开甲立志“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怀一片赤子之心一生为国铸核盾;“大地之子”黄大年宁愿透支自己、也要让生命发光,凭着“不疯魔,不成活”的拼劲,引领中国走入“深地时代”;戍边英雄陈祥榕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以血肉之躯筑起了国防安全的巍峨界碑……他们追求大我、舍弃小我,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成为新时代奋斗者、攀登者的榜样。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每一次对英烈的仰望,都是一次唤醒人生意义的自我点名;每一次对英烈的缅怀,都是一次砥砺使命责任的郑重动员。
没有英雄烈士血,哪来神州遍地红。对英烈最好的告慰,就是继续奋勇前进。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十分紧要的一步。走好这“十分紧要的一步”,更加需要传承英烈精神,更加需要激荡雄风浩气。广大官兵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过英烈的精神火炬,像英烈那样坚守、像英烈那样奋斗、像英烈那样执着,才能在强军征程上赢得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荣光。
(作者单位:江苏省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