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生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在英雄精神感召下


■武华民

一本书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对我来说,《高山下的花环》就是这样一本书。

1982年,我正在读高二,同学们在传看杂志《十月》里的一部小说《高山下的花环》。我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看完了这部小说,多次泪流满面,心灵受到极大震撼。

小说以饱满的激情,描写了云南边防部队某部三营九连指战员,在边境作战前、战中、战后的生活,塑造了一群有着崇高思想品格、道德情操的边防军人形象。作者通过细腻描写,融合英雄豪情与人之常情,使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感人至深。后来,这部小说相继被拍成了电影、电视剧,成为当年非常火爆的影视作品,也一直加深着我的军人情结。

高中毕业后,我报名参军,后来在军营一干就是近三十年。这些年里,无论工作地点、岗位如何变换,这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一直激励着我。

去年秋天,我踏上了雪域高原,近距离接触到高原一线官兵。长期在高原环境中,他们面庞黢黑,嘴唇干裂,但目光坚毅、行动果敢、英气逼人。初上昆仑山,我产生了强烈的高原反应,吸了氧、服了药,每走一步都很吃力,但这里的官兵不仅要站岗执勤,还要巡逻和野外训练。期间,我和某连秦指导员交谈时,无意中谈到对官兵影响较大的军旅作品时,秦指导员告诉我,《高山下的花环》在连队很受战士们喜爱。他说,他上学时就听说了这本书,到部队后又认认真真地读了这本书,看了改编的电影,梁三喜、靳开来……一个个名字背后,都是军人的热血衷肠。望着这个面容黢黑的年轻军官,我的内心产生一种莫名的激动。秦指导员和他的战友们长年驻守在这片雪域高原上,呼吸着只有内地一半含氧量的空气,时刻守卫着边防的安宁,他们何尝不是奉献青春的无名英雄。

今年2月,《解放军报》首次披露了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的详细过程和事实真相。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19岁的烈士陈祥榕那句“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让无数人心潮澎湃,我也再次被英雄精神深深感动。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人民军队走过了94年风雨之路,中国军人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雪域高原,正因为有了这样一批为国戍边的英雄才那样巍峨。

在一个连队,我还看到这样一首诗:“当我在战场上倒下,请别难过,那鲜血染红的大地,明天会开出最美的花朵。当我在战斗中牺牲,请别难过,我化作翱翔的雄鹰,也要守卫着祖国的山河。请放心吧!祖国!”是的,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决不把领土守小了,决不把主权守丢了!”这是中国军人的共同心声。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