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着眼当下,展望未来,科技进步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每一次科技创新都引领时代发展的潮流。
9月24日,习主席向2021中关村论坛视频致贺指出,当今世界,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紧扣人类生产生活提出的新要求。
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论坛是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交织叠加,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深刻转型等背景下,以“智慧·健康·碳中和”为主题的2021中关村论坛,以及作为系列活动之一的第24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科博会”),汇聚了位于时代和行业前沿的科技创新成果,迸发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活力。
透过一件件尖端科技创新展品及一场场主题论坛的思想碰撞,我们可以触摸到“十四五”乃至未来更长时期我国科技创新的时代脉动。
关键词1 智 慧
人工智能揭开未来产业“冰山一角”
自动驾驶的新能源汽车、与观众互动的机器人、应用于自动化流水线的果蔬分选平台……这些科博会上的热门展品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人工智能。近年来,人工智能逐渐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创造出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人工智能的概念已经不算新鲜,而更深层次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答案之一便是未来产业。2021中关村论坛专门开设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平行论坛,会上专家学者交流形成共识——“行业+人工智能”的应用探索已推动未来产业初现雏形,但目前仅揭开了“冰山一角”。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在发言中谈道:“未来不是今天的延续,讲未来需要想象力。不确定性是未来产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需要在不确定性中把握确定性。”
“十四五”规划纲要将“前瞻谋划未来产业”作为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明确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
如何把握“不确定”中的“确定性”?专家认为,未来产业依托于新的技术突破,特别是源头技术突破的衍生应用。前段时间,一项科技创新成果登上社交媒体热门榜单——中国科学院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初步测试显示,人工合成淀粉的效率是传统农业生产淀粉的8.5倍。“空气里造面包”“以后喝西北风也能饱”……评论留言中的调侃与畅想,形象地揭示出这一创新成果可能孕育的未来产业,为工业制造粮食推开了一扇窗。从“0到1”的概念突破,到“1到10”“10到100”的深入研究与成果转化,未来产业的发展路径逐步清晰。
把握未来产业的基本方向后,下一步应使其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未来产业的前瞻性强、不确定性高,从实验室前沿技术突破走向市场,需要科学家、企业家、风险投资家、政策制定者协同互动,营造符合未来产业发展规律的创新生态,探索包容性高的制度。”科学技术部副部长邵新宇提出,将对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及产业化进行一体化部署,开展未来产业培育示范,打造未来产业发展高地。
关键词2 健 康
疫情防控助推“互联网+医疗”走上发展“快车道”
在科博会医药健康馆内,人群中不时路过一台台消毒机器人,它们一边缓缓前行一边喷出白色气雾。代替人工完成消毒清洁工作的智能机器人,已经在多地疫情防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如同VR眼镜一样,将眼睛贴近往里看,中关村科学城一家医疗企业研发的眼底图像辅助诊断仪器,就能够在1分钟内生成使用者的心脑血管健康评估报告。
自2007年举办首场中关村论坛以来,今年,“健康”首次成为年度论坛主题。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让健康成为举国上下持续关注的话题,也助推医药健康产业走上发展“快车道”。为解决医疗资源有限和健康需求较大之间的矛盾,从简单的看病问诊到数字化健康管理,线上问诊、在线开方、线上结算、药品无接触配送等流程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互联网医疗产业生态逐步完善。近年来,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蓬勃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设施和解决方案与健康医疗场景加快融合,智慧医疗成为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就医体验、改善医疗服务的新路径。
日前,北京市发布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方案,发展医疗信息云化、健康服务远程化等健康服务新业态和新模式,成为一项重点工作。同时,北京还将加快建设数字化医院,推动实体医院医疗资源在线化发展。
关键词3 碳中和
“低碳”“零碳”技术支撑绿色转型
乌黑的煤炭怎么变成透明的液体?科博会碳中和馆,国家能源集团的煤直接液化沙盘前,塑料瓶中清澈无色的汽油、柴油等,远看就像超市货架上陈列的矿泉水。背后管线复杂却又整齐排列的装置微缩模型,吸引不少参观者驻足。
“比面粉还细的煤粉经由管道进入反应器,在适当的温度、压力以及催化剂的共同作用下,20多个小时后就能变成柴油、汽油等液体燃料。”展台前,工作人员杨文向记者介绍,这项技术我国已走在世界前列,煤直接液化技术的能源转化效率能够达到60%左右,远高于其他处理方式40%的转化率。
在推进煤炭清洁转化的同时,与之相配套建设的还有全流程二氧化碳捕集、封存项目。该项目能够将煤直接液化、气化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捕集压缩后,注入地下封存。“应用这项科技创新成果,该项目每年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5100万立方米,相当于种植了一片面积达274公顷的生态林。”
“碳中和”是2021中关村论坛的主题之一,也是近期国内的热门话题。我国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十四五”时期正是推动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窗口期。“碳达峰的阶段是依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的,这是一个科学问题,而不是数字游戏。”在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上,不少专家认为,实现双碳目标归根结底需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涉及能源结构、工业交通、生态建设等领域,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技术为王”成为其鲜明特征。
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绿色氢能、电动和氢燃料汽车、循环经济……一系列“低碳”“零碳”技术的诞生与创新,将带来一场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其意义不亚于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经济社会发展转型过程中,我们势必将面临能源结构、生态环境等一系列的挑战。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找到新的路径将‘不可能’变为‘可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实现双碳目标同向前行。”在国新办发布会上,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表示。
据介绍,当前我国正在制定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及科技行动方案,部署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展新能源技术、碳中和共性技术、低碳零碳工业流程再造工艺技术、面向碳中和的前沿颠覆性技术等关键问题的研究和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