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身边英雄
南疆军区某合成团
忠诚履行卫国戍边神圣职责
■冯 毅 窦 垚 本报特约记者 张 强
巍巍昆仑,冰峰耸立;茫茫高原,寒风萧瑟。
9月的喀喇昆仑,最低气温已降至零下。海拔4300多米的康西瓦烈士陵园庄严肃穆,刚执行完演训任务的南疆军区某合成团官兵来到这里,祭奠长眠于此的先烈和战友。
每逢重大节日或执行任务路过陵园,组织官兵祭奠英烈,是该团坚持多年的传统。
雪山圣洁,静谧而肃然。在高耸的纪念碑前,官兵们整齐列队,敬献花圈、点家乡烟、敬边关酒……用边防军人特有的方式,表达对先烈战友的深切缅怀。
简短的仪式结束后,官兵们仔细擦拭墓碑,追忆英烈们的事迹。
上士李宏轩来到一座墓碑前,看着上面熟悉的名字,泪水涌出了眼眶。
墓碑的主人叫杨成斌,是李宏轩带过的新兵。一次高原演训活动中,杨成斌在哨位不幸牺牲。
“兄弟,我们来看你了。”李宏轩抚摸着墓碑,有些哽咽。
“成斌你看,今天我们特意把新装备开过来了。”李宏轩指着陵园外停放整齐的装甲车缓缓讲述,“你一定想不到吧,过去一年,我们加班加点苦练,熟练掌握了新装备,连队人人拿到了等级评定,前不久的实弹射击还打出‘满堂彩’。”
秋风乍起,仿佛在回应李宏轩的诉说。一旁的下士刘世强再也忍不住,哭出了声来。
“成斌,咱俩一起穿上军装,一起来到边疆,一起征战高原。”刘世强从挎包里拿出一副下士的军衔肩章,轻轻地摆在墓碑前。“你还记得咱俩相约选取军士的约定吗?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军士了。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干,不辜负你的期望。”
“烈士们牺牲时多么年轻啊。”今年3月入伍的列兵任海峰,一边打扫着陵园,一边默默计算着英烈逝去时的年纪。23、24、20、19……走过这些年轻英烈的墓碑,他的内心被震撼了。
“我曾为在人生最美的年纪选择了边关苦寒而埋怨过,他们却为守卫这片热土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任海峰是一名大学生士兵,来到部队后,繁重的训练任务和枯燥的军营生活,一度让他质疑自己的选择。“跟英烈比起来,我吃的这点儿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只有刻苦训练,才是最好的学习和传承。”
昆仑有幸埋忠骨,吾辈长歌颂英雄。官兵们行走在陵园中,默念着112座墓碑后的英雄事迹。罗哲根在战斗中腹部遭重创,他强忍剧痛继续战斗直到牺牲;潘发枝在攻克敌碉堡时被弹片击中头部晕倒,苏醒后仍顽强冲锋,接连摧毁两座敌人碉堡后,倒在了战场上……当青春与使命相遇,他们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优异的答卷。
山川呜咽诉忠魂,红色血脉永赓续。“英烈用鲜血给我们换来的幸福生活,我们拿什么来捍卫?”上士褚明亮在高原演训中因为表现突出荣立二等功,他在心里默默许下承诺:一定要扛过先烈的旗帜,苦练过硬本领,守好祖国边疆。
就要和先烈告别了,凝视着纪念碑上“保卫祖国边防的烈士永垂不朽”的耀眼大字,官兵们郑重地向先烈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