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军营观察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一份遗书带来的心灵触动


■窦  垚  纵  恒  冯  毅

列兵卢佳宁怎么也没想到,来到南疆军区某合成团“进藏先遣英雄连”当兵,第一次落泪不是在训练场上,而是在连队荣誉室里。

那天,卢佳宁和新兵战友们一起,在该连第27任指导员郑凯歌带领下,走进了连队荣誉室。

迎面跃入眼帘的,是一尊铜质塑像。郑凯歌介绍,这是为纪念当年该连党代表李狄三所立。牺牲前,李狄三未留下任何影像资料。20年前,连队一位有才气的战士,凭借李狄三的画像及老兵的有关口述,精心制成了这座塑像。

塑像前,摆放着一份早已泛黄的遗书。从字迹上看,这份遗书是在人身体十分虚弱的情况下写下。卢佳宁俯下身子仔细辨认着——“我可能不行了,两本日记是我们进藏后积累的全部资料,万望交给党组织……”

“71年前,连队在党代表李狄三带领下,以牺牲63人的代价,在解放藏北的征程中立下不朽功勋。李狄三也因高原病不幸牺牲。生命垂危之际,他写下了这份遗书。”郑凯歌的声音低沉浑厚,结合着图片展示,官兵们仿佛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昔日先辈以血肉之躯勇闯“生命禁区”的身影一一浮现在眼前。

“两本日记,一支钢笔,几件衣服……”卢佳宁眼睛湿润了,“这些并不值钱的普通物件,就是一名党代表的全部遗产!”

“党员应该是什么样?军人应该是什么样子?作为年轻一代,‘进藏先遣英雄连’的精神该怎样从我们这里传承下去?”郑凯歌的连续发问,让在场新兵陷入了深思。

此时,卢佳宁的内心掀起阵阵波澜。前不久,他还因受不了军营新训之苦,在日记本上写下了“熬过两年,再也不踏足这里半步”的话。对比李狄三烈士的事迹,他羞愧地低下了头。

当他再次抬起头时,已经悄然握紧了拳头:决不能给咱“进藏先遣英雄连”丢脸。

接下来,卢佳宁又目睹了“大功墙”——那墙壁上展示着包括136个名字的“进藏先遣英雄连名录”。名录上标注的63个黑框里,正是当年牺牲的63位烈士的名字。一个个黑框,犹如一块块基石筑起一座巍峨丰碑。

“同志们,当年,咱们连是全军唯一一支人人立大功的连队。”郑凯歌说。卢佳宁凝视着“大功墙”上的那136个名字,仿佛要把这些英雄的名字都记在心底。

此时,集合的哨音响起,卢佳宁不舍地从连队荣誉室离开,和战友一起向着集合点疾步奔去。自从踏上雪域高原,他的步伐从未像今天这样坚定、有力。

荣誉室里,136个名字仿佛在低声诉说着昔日的征战往事;荣誉室外,新时代年轻官兵整齐列队,迈向新的征程。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