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短视频平台流行一组视频——“比一比外科医生的手有多稳”。
类似延时摄影,10秒内在没有固定支架的情况下拍照,手越稳拍出的照片清晰度越高。
在战机维修领域,钳工也是如此。某些特定零件加工精度高,机器难以完成,需要手工作业。换句话说,完成高难度零件加工任务,比的是谁的手更稳更准。
朱奎柱有一手绝活——为高难度零件做“整形手术”。他加工的零件,精度达到0.003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1/20。这手绝活,让他成为工厂钳工领域的“大拿”。
有一次,工厂接到为某型战机空气散热器延寿服务的任务。此次任务的难点,是如何在2500根铅笔芯粗细的空心散热管内,打出5000个直径相同的圆孔。散热管壁厚仅有0.2毫米,钻孔时任何轻微抖动都会导致产品报废。
那段时间,工厂从各车间选拔能工巧匠。朱奎柱听闻后主动请缨。为了练习钻孔,朱奎柱买来一筐生鸡蛋,尝试在蛋壳上练习钻孔。一开始,他把握不好力度,钻头一碰鸡蛋,弹壳就破碎。他反复摸索技巧,成功在蛋壳上钻出一个个小孔,而蛋膜没有丝毫破损。
朱奎柱把这门手艺巧妙应用到散热器钻孔任务中,钻出来的小孔经检验完全达标。
这一仗,让朱奎柱一战成名。
有人说,这手绝活够他吃一辈子。朱奎柱却说:“追求极致,永无止境。”
经年累月与工具为伴,朱奎柱摸透了这些工具的“脾气”,“你得经常和它们接触,关键时候才能配合默契。”
工友们都知道,朱奎柱有个习惯——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是在一块废料上加工一个30毫米×50毫米的零件。
“不为别的,只为找到手感。”朱奎柱说,从前一天下班到第二天上班,10多个小时不操作,加工零件需要先找手感。
周末,朱奎柱还会制作一些迷你版工具,从不同类型的弧度中,他总能琢磨出一些巧妙手法。
事实上,这些特殊制造方法确实派上了用场。有一年,朱奎柱受领了一项战机某系统改装任务,任务前期进展顺利,临近尾声时,却在某个零件的加工制造上犯了难。这是一个全曲面结构零件,弧度不规则,考验操作者的技能。
创新攻关立即展开——朱奎柱通过三维建模,测量出曲面尺寸,不断调整操作手法,将零件曲面与磨具的贴合度控制在毫米级,成功解决了该零件的加工制造难题。
这些年,随着航空技术快速发展,对修理技术和加工精度提出更高要求。针对不同零件,朱奎柱总能摸索出新的加工方法,并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群人的力量是无穷的。”朱奎柱说,要解决更多难题、攻克更多难关,仅靠他一个人、一双手是不够的。
朱奎柱决定多带一些徒弟,把绝活传承下去。编写教材、赴部队教学、成立工作室……他想通过一系列做法,引发工人们钻研技能的“群蜂效应”,让更多青年工匠在任务中摔打磨砺、练强本领。
今年4月,大连市钳工技能竞赛在工厂举行。这一次,朱奎柱没有报名参赛,他选择当“幕后人员”——与组委会对接的工作人员、为参赛选手培训的辅导员、赛后总结经验的专家。
“让更多年轻人掌握技术,能力上去了,队伍壮大了,我们服务部队的底气就更足了。”朱奎柱说。
照片拍摄:孟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