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完全暗了下来,不远处,阳台上一家人的身影其乐融融。顺着孩子们欣喜的目光望向夜空——圆月高悬。
“又是一年中秋。”看着眼前的团圆景象,北京卫戍区某警卫连上士于宏伟在哨位上默念。如水的月光倾泻下来,令他坚毅的面容多了一些柔和。
作为城市里的哨兵,于宏伟和战友守在离万家灯火最近的地方。月光下那一张张熟悉的哨兵的脸,每天来来往往的居民并不陌生。然而又会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的名字?
车站、广场、街道……哨位和哨兵遍布在这座巨大的城市,构成我们普通生活的剪影。当人们习惯了身边随处可见的守护,这些哨兵的身影,也许就会轻易淹没于汹涌的人潮。
此刻,圆月西挂,人们在深夜渐渐睡去。寂静的院子里,只剩于宏伟和月亮遥遥相对。这样的情形,已数不清在多少个夜晚出现。但因为恰逢中秋节,对于远离故乡的军人来说,心中难免泛起涟漪。
月明人尽望,秋思落谁家?
上哨前,于宏伟特意给父母拨通了视频电话。看着一家人的面容挤在一块小小的屏幕里,他满足地笑了。步入军营的第9个年头,他早已习惯以这样的方式和家人相聚。
同一片月光照耀的大地上,和那些扎根在高山海岛、大漠雪原的边防哨兵一样,于宏伟与战友们也在坚守着自己的战位。在这些中国军人心中,“天涯明月共此时”,就是青春里最浪漫的画面。
东升西落、阴晴圆缺,与同一轮月亮为伴,在双脚站立的哨位上,他们学会了对待时间的方式,也懂得了使命和担当。除了中秋这样的万家团圆之时,还有很多时刻的平常生活带给过这些哨兵触动。
跨年前的最后一个小时,哨兵孤身站立在岗亭上。哨位正对面的电子时钟上,跳动着红光的数字在黑暗中格外鲜明。
几公里之外,当成千上万的人们聚集在北京的地标前,怀着期待的心情在倒数中迎接新年,哨兵眼前的数字却如寻常一样,在一秒一秒地累积。
“56,57,58,59……00!”
当同龄人们眼前的倒数时钟在一瞬间归零,哨兵眼前的时钟又开始计数,只在年份的数字那里加了一个小小的“1”。
“并非归零,而是持续成长”,这就是哨兵眼中时光的意义。
“经常,院里的小朋友放学回来,会对我们大声说上一句‘叔叔辛苦了’,那时就特别开心。”于宏伟说。
于宏伟的战友崔玉坤,平时喜欢读书看报。看报也有开心时刻,比如《解放军报》上的这段话,就曾带给小崔“持久而弥新”的感动——
“平日里,当人们走到大桥的时候,几乎看不见谁扶过栏杆。栏杆对于过桥的人来说,究竟重要不重要?当然重要!和平年代的军人,就是那一根根栏杆,你可以不扶,但不能没有!”
做一件事,如果只是为了单纯地度过时间,那么没有人可以长久地坚持下来。只有从理解职责的那一刻开始,漫长时间里的一分一秒便拥有了非凡的意义。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每一个酣眠的和平之梦里,都隐藏着守护者的身影。
多年之后的中秋节,当这些哨兵凝望夜空中那同一轮圆月,他们一定会想起自己曾经的身影——月光照在小小的哨位上,“忠诚坚韧,勇武胜战”这句话写在身后的岗亭上,也刻进了哨兵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