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时事纵横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保护经济社会运行的“神经中枢”

——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解读《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运行的“神经中枢”,是网络安全的重中之重。今年9月1日,与数据安全法同时施行的还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日前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此进行了解读。

什么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条例》第二条明确,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指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务、电子政务、国防科技工业等重要行业和领域的,以及其他一旦遭到破坏、丧失功能或者数据泄露,可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公共利益的重要网络设施、信息系统等。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面临怎样的形势和问题

当前,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面临的网络安全形势依旧严峻复杂,网络攻击威胁上升,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高级持续性威胁、网络勒索、数据窃取等事件频发,危害经济社会稳定运行。

《条例》确立的保护工作总体思路和责任体系是什么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盛荣华表示,《条例》的施行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包括运营者的主体责任、保护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协同配合和监督责任。

其中,运营者的主体责任是基础和关键,《条例》设置专章细化有关规定和要求,提出运营者应当设置专门安全管理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网络安全检测和风险评估等。

(本报综合各媒体报道)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