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天”打仗,一个看似古老的话题,却蕴含着深奥而崭新的学问,应该对其悉心钻研、砥砺求索。
1944年6月4日,盟军集中数十个师、1万多架飞机、几千艘舰船,准备实施诺曼底登陆作战。此时,在大西洋上巡弋的盟军气象船和气象飞机传来消息说,今后3天英吉利海峡将在低压槽控制之下,舰船出航十分危险。就在指挥官们心急如焚而又一筹莫展之际,有位气象学家提出一份分析报告。他认为有一个冷锋正向英吉利海峡移动,而在冷锋和低压槽之间的6月6日,可能有满足登陆基本条件的天气。于是,盟军统帅部决定在此日实施登陆作战,将它定为“D”日。一次对天气条件的有效利用,为盟军顺利展开行动奠定了基础。
天气,历来与战争有着不解之缘。孙子云:“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知天知地,胜乃不穷”“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战争经验表明,天气对作战行动的影响是显而易见而又至关重要的。狂风呼啸会影响枪炮射击的精度和舰船航行的速度,大雨滂沱会妨碍部队行军和装备物资投送的速度和安全性,迷雾会降低武器运用尤其是火力打击的效率和准确率,积云会制约航空兵起飞、降落和空中机动,等等。中国古代打仗,就十分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而“天时”则位居其首。元朝末年鄱阳湖之战,朱元璋巧妙利用大风,先是顺风放炮,后又乘风放火,毁敌数百艘战船并歼其主力而赢得胜利。郑成功熟谙海洋气象,针对潮汐变化特点规律,选择最佳时机扬帆起航成功登陆,而后又突破敌军岸防,一举收复台湾……这样的战例举不胜举。
如果说,过去战争中军队只能被动地适应天气、最多也只能积极地利用气象因素为作战行动提供有利条件。那么,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武器装备的发展,军队则可以更多地主动作为,通过改善和改变气象条件而掌握战争主动权。二战期间,英军就曾运用加热消雾装备在机场消雾,保障战机的起飞和降落;美军曾在意大利沃尔图诺河上空人工造雾,掩护部队完成渡河行动。在未来信息化智能化战争中,更能够依托运用高新技术武器及其先进科技手段来控制天气、改变气象条件。譬如外军在研的气象武器,就可以人为地制造地震、海啸、暴雨、山洪、雪崩、热高温等自然灾害。通过改造和重塑战场环境,达到为己所用、于己有利的作战目的。由于气象武器不是通过能量转换实现破坏和毁伤,而是通过释放较少能量、激发自然界气象变化所蕴藏的巨大能量,形成“蝴蝶效应”,实现“催化”和“倍增”式超强释放,因而比传统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效力更大、危害更烈。气象武器等高新技术武器的问世,将给看“天”打仗带来更大不确定性,给在复杂气象条件下作战带来更多威胁,也给抵御和消弭其破坏毁伤作用造成更大困难。
既然天气对作战行动有着严重影响,那么,对天气的利用和驾驭、对“天时”的把控和争夺,也就成了战争制胜链条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掌握作战主动、赢得战争胜利,指战员都应该学会看“天”打仗。首先,要学会见“天”行事。凭借丰富的气象知识和经验,运用先进的专业装备和设施,搜集获取作战区域内精确、实时、全覆盖、全过程的气象情报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精准而缜密的分析和研判,为及时掌握和有效利用气象条件做好基础性、技术性保障,进而为作战行动提供有力的气象辅助决策。其次,要善于趋利避害。准确区分气象条件中哪些是对己方作战行动有利的,哪些是无利甚至是有害的,从而区别情况、科学决断。面对良好的气象条件,应当抓住机遇、迅即行动,不让天赐良机失之交臂;面对不良的气象因素,应当审时度势、择机而行,最大限度地变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再次,要勇于主动作为。一方面,要主动利用适当的气象条件,不失时机地组织相关作战行动,在看“天”打仗上洞察先机、先发制人;另一方面,要采取各种先进手段,主动改善和有效驾驭气象条件,善于在看“天”打仗上别出心裁、出奇制胜。尤为重要的是,针对敌人可能使用的气象武器等高新技术武器装备,要有切实管用的应对手段和战术战法,敢于针锋相对、后发制人,善于化险为夷、化危为机,让“天时”能够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