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个基建工程兵连队在大部队撤离后独自在镜铁山中奋战8年,以忠诚履行使命,以铁血淬炼军魂,圆满完成艰巨的施工任务,留下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樊希安的以基建工程兵部队担负国家基本建设任务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十一中队》(人民文学出版社),用生动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记录这个曾经真实存在的部队,将艰苦岁月铸入厚重的历史记忆,让那些在大山深处牺牲奉献过青春乃至生命的人们被永远铭记。
“牺牲”有时只是一瞬间的事。小说以一场惨烈的恶性事故开篇:基建工程兵连第二支队第十一大队十一中队的11位官兵在一次运输罐笼坠落事故中全部牺牲。十一中队承担着矿山基本建设工程中竖井、天井、斜井和平巷的开凿任务,任务技术含量最高,也最艰苦和危险。当“牺牲”不再是一个平淡的词汇,而实实在在发生于眼前时,十一中队的官兵也被焦虑的情绪所感染。部队党组织及时跟进做好思想工作,大家的情绪慢慢稳定,恐惧感逐渐减弱。
“牺牲”是一种常态。“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罐笼事件中牺牲的官兵将宝贵的生命奉献给了崇高的事业。对施工部队而言,牺牲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在极度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努力适应环境,长期轮班作业,甚至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牺牲了休息时间和自身健康。有的官兵为了施工进度自觉推迟婚期,有的官兵主动放弃休假……这些情节反映了在那个崇尚英雄的年代,“牺牲”不是少数人的行为,而是一种屡见不鲜的普遍现象,也是部队中的一种常态。
“牺牲”还是共同的时代记忆。发生在十一中队的故事是第十一大队的故事,也是基建工程兵乃至人民军队的一个缩影,但作品所呈现出的牺牲并没有局限于军人群体。女地质队员苗淑娟在探矿作业中为获取山顶岩石标本不幸坠入山崖,为新中国的地质勘探事业献出了仅仅25岁的生命,她所代表的是为发现镜铁山矿付出努力和作出牺牲的地质工作者。在她的牺牲背后,有成为美好回忆的爱情,有温暖的亲情,还有由亲情走向爱情的另一个动人故事。
以澎湃激情笑对艰苦环境。部队的营房是官兵自己修建的“干打垒”。在营房建好之前,大家住在帐篷里,人困马乏睡意正酣的深更半夜,帐篷常会被大风突然掀翻,大家不得不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爬起来重新加固帐篷。生活环境虽然艰苦,但作品中着墨更多的是官兵们的以苦为乐。没有礼堂,大型集体活动都在露天操场举行。严冬夜晚看电影,一到放映机换胶片的时候,身着皮帽子、皮大衣、皮大头鞋的干部战士一起双脚跺地驱赶寒意,“操场上的踏脚声惊天动地,构成了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特别交响曲。”此时的“交响曲”,是青春力量的肆意释放,也是时代激情的澎湃涌动。当热烈的情感铺陈于荒凉的戈壁,“热”成为了这里的主旋律。
以坚韧毅力克服守业之苦。小说以白描式的语言记叙了部队施工之苦。施工现场在海拔3060米以上的山地,崎岖的山道车辆上不去,战士就通过人背肩扛把设备运送上去。矿山施工设备笨重,一台装岩机的电机就有五六百公斤重,还有电瓶车、矿车、水泵、搅拌机、卷扬机、抓岩机、爬岩机这些大家伙。官兵把设备零部件被拆卸开来,一件一件地抬上山,再组装好,在10天内把所有施工设备和建筑材料运送到施工现场。施工机器是笨重的、危险的、冰冷的,官兵们以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对部队始终不变的热爱克服了各种困难。这种情怀温暖了镜铁山。
小说塑造了信念坚定的基建工程兵部队官兵群像,与作者之前出版的“不灭的军魂”三部曲(《乌蒙战歌》《兵山劲歌》《鹏城飞歌》)一样,是对基建工程兵部队精神的传承,是对“铁血军魂”如何淬炼而成的深刻诠释。可以说,这一系列反映基建工程兵部队风貌的作品,为这支历史短暂却成就辉煌的部队树起了精神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