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人力资源”这一概念被引入我国。之后,这一热词逐渐取代“人事”“人力”等传统名词。字词之变,折射出“人才是宝贵的战略资源”这一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尽管对人才无限渴求,但有些单位始终不得其法,甚至弄巧成拙。有的企业管理者揠苗助长,注重使用却不注重培养;有的企业管理者引而不用,错失人才成长黄金期……种种现象表明: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是一门具有系统性、连续性、配套性的科学,遵循规律则事半功倍,违背科学则事倍功半。
如何把握人才培养规律?人才管理专家库克提出的观点发人深省:“不要把人才当作一个水库来看守,而应该把人才当成一条河流来管理;不要期待它不流动,而应该设法管理它的流速和流向。”如同治理一条河要调控流速、引导流向一样,规划清晰、合理的育人蓝图,支持人才的合理流动、保证人才的重点流动、控制人才的任意流动,才能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确保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充分发挥。
实际上,不少知名企业将规划人才职业发展的“路线图”,作为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年,华为公司就曾建立一套完整的行为标准和知识、技能标准的任职资格体系,为每名员工规划成长路径。如今,在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支撑下,华为公司屡屡冲破国外技术封锁,在无线通信设备研发、集成电路设计等诸多领域取得长足进步。
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是人才培养制度的竞争。就军工企业来说,当前,世界高科技飞速发展,技术构成日益复杂,专业分类更加精细,对人才队伍专业化建设、路径化培养、精细化管理提出更高要求,更需要企业管理者以整体性思维、全局化视野规划人才培养的“方案表”“路线图”,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
尊重人才培养规律,不能零敲碎打,来回折腾“翻烧饼”,让人才处于频繁切换状态,空耗时间和精力。企业管理者应着眼长远,依据人才特长规划成长路径,坚持精准培养、适度超前,以制度优势谋求人才优势,以人才优势赢得市场优势,使人力资源成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