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军人修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说“痒”


■李大远

●忍住痒、管住心,才能够保持“火眼金睛”,识别出什么是鲜花、什么是毒草,哪里是大道、哪里是陷阱,守住为官做人的底线

笔者家乡有句俗话:“秋后蚊子快似刀。”意思是立秋之后的一段时间,蚊子相比夏天会更加猖獗、狠毒,叮后奇痒难忍,要小心防范。儿时,家乡的老人常叮嘱,被蚊子叮后只要忍住不挠,一会儿就不痒了。但痒之所至,很难自抑,于是越挠越痒、越痒越挠,往往挠得皮破血流。

《现代汉语词典》里对“痒”字有两点解释:一是皮肤或黏膜受到轻微刺激时引起的想挠的感觉,即生理之痒;二是想做某事的愿望强烈,难以抑制,即心理之痒。对于生理之痒,挠之是本能;对于心理之痒,挠之是欲望使然。相比单纯的生理之痒,心理之痒要复杂得多:金钱、权力、美色、名声,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痒而挠之,当时固然是舒服的,但结局往往是可怕的。

晚清名臣曾国藩一生阅人无数,见多识广。一日有客人来见,“其人衣冠古朴,而理论甚警”。听其谈当世人物:“胡润芝办事精明,人不能欺;左季高执法如山,人不敢欺;公虚怀若谷,爱才如命,而又待人以诚,感人以德,非二公可同日语,令人不忍欺。”几句话挠到了曾国藩的“痒处”,于是“公大悦,留之营中,款为上宾,旋授以巨金,托其代购军火”,结果此人得金后,“去同黄鹤”。得知上当,曾国藩捶胸顿足,悔恨自己被巧言迷惑,丧失了警惕。

苏轼对“痒”的认识就十分深刻,他在《东坡志林》中写道:“人生耐贫贱易,耐富贵难;安勤苦易,安闲散难;忍疼易,忍痒难。能耐富贵,安闲散,忍痒者,必有道之士也。”现实中,跌倒在“痒处”的人并不在少数。纵观那些落马的贪腐分子,他们大多数在年轻时也曾经历艰难岁月,有过远大理想、凌云壮志,曾为工作、为事业燃烧激情。然而,当他们思想松懈下来,心态发生了变化,“痒处”就自动找上门来,最终欲望盖过了理智,一发而不可收拾,终致身陷囹圄。

大千世界,五光十色,“痒”无处不在,戒“痒”首在一个“忍”字。明代有个叫曹鼎的典吏,一次抓获一名女贼,路途遥远,当天押解回县衙已来不及,于是便带女贼同宿于一座破庙中。是夜,女贼为逃避法律惩处,使出浑身解数相诱。面对美色的“轰炸”,曹鼎不免心猿意马。为防止自己执法犯法,情急之下,他用纸片一次次写下“曹鼎不可”来警戒自己,如此反复十余次,最终经受住了考验。

人非圣贤,“痒”忍得了一时,却难保忍得了一世。治本之策,在于始终严格自律,加强修养,不给外邪以可乘之机。清道光年间的刑部大臣冯志圻酷爱书画碑帖,但他从不在人前提及此好,赴外地巡视,更是三缄其口,不吐露丝毫心迹。一次,有人献给他一本名贵碑帖,冯志圻原封不动地退回。有人劝冯志圻不妨打开看看,他说:“这种古物乃稀世珍宝,我一旦打开,就可能爱不释手。不打开,还可想象它是赝品,封其心眼,断其诱惑,怎奈我何?”

“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对今天的领导干部来说,忍住痒、管住心,才能够保持“火眼金睛”,识别出什么是鲜花、什么是毒草,哪里是大道、哪里是陷阱,守住为官做人的底线。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