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武警河南总队周口支队赴竹沟革命纪念馆现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一棵石榴树 浓浓鱼水情


■许相鹏 孟志涛 本报特约记者 翟小伟

“确山县竹沟镇是我党民主革命时期的重要根据地,我党在这里培养了大批军政骨干力量。”8月中旬,武警河南总队周口支队组织党员骨干来到有“小延安”之称的确山县竹沟镇,走进竹沟革命纪念馆参观见学,引导官兵传承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竹沟革命纪念馆位于竹沟镇延安街,是原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

一盏油灯、一张书桌、一把椅子、一张木床……纪念馆内陈列着当年中原局领导同志办公和生活的用品。当时,革命形势异常严峻,在这盏油灯下、这张书桌前,刘少奇同志完成《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成为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不朽著作。

一路参观,一路感慨。干部张斌来自确山县,他指着一棵石榴树介绍道:“这棵石榴树来之不易,我们从小就听老人们说,它是共产党人把根扎到老百姓心里的见证。”

当年,刘少奇在一位群众家看见一棵石榴树,有感而发:“共产党人要像石榴树一样,到哪里都要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临别时,老人送给他一棵石榴树苗。刘少奇回到住处后,便将小树苗种在窗前。

“群众是秧我是瓜,秧肥花开瓜儿结……”活动现场,讲解员动情地唱起当年在竹沟军民之间流传的歌曲。脍炙人口的民谣、温暖人心的故事,让许多官兵发出感慨:“当年共产党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因为共产党人心里装的都是老百姓。”

“风雨几十载,当年栽下的那棵石榴树,见证着一代代官兵与当地群众之间的军民鱼水情。”该支队领导讲起一段今年官兵抗洪的故事。今年7月,河南省周口市贾鲁河扶沟段堤坝出现决堤危险,支队官兵在一线连续奋战20多个小时,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几名党员主动放弃休假回到单位,参与抗洪抢险。官兵夜以继日抗洪筑堤,人民群众倾力支持送温暖。洪水中,一幕幕军民鱼水情深的画面感人肺腑。

“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支队政治工作处领导介绍,这些年来,支队积极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任务,帮助挂钩帮扶的村庄摘掉了贫困帽。今年,该支队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实际,与村党支部签订党群联建协议,坚持党日一起过、党团活动一起开展,通过发挥党群联建作用促进乡村振兴,将学习党史的热情动力转化为“反哺”驻地群众的实际行动。

“入党12年,感觉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共产党人付出了无数的牺牲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我们奋斗正当时。”接下来的讨论交流环节,上士任隆平的发言引发大家的共鸣。

排长任爽的爷爷曾参加淮海战役,从小听爷爷讲述军民鱼水故事的他感触颇多:“人民子弟兵就要永远为人民。身为党员,我更要努力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强军兴军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观见学回望初心,红色精神砥砺奋进。近日,该支队“便民小分队”利用党团活动时间来到街头巷尾,帮助群众理发、修理家电、宣讲党史……以一项项务实举措践行着为民初心。

短评

从红色历史中汲取精神伟力

■郭可志

习主席指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不断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

“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常读常新。”一处处红色旧址承载着红色基因,一件件革命文物镌刻着红色记忆,一个个党史故事彰显着红色初心,官兵沉浸其中、学思践悟,就能使情感受到熏陶、心灵得到净化、思想产生触动。

感动更要行动。步入新时代,我们更要善于从红色历史中汲取精神伟力,铸牢信仰之基,烛照奋进之路,在强军兴军实践中书写新的篇章。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