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生活周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岁月牵挂


■朱有华

20世纪80年代,我当兵离开了家乡。家里兄弟姐妹多,哪一个都是要妈妈操心的伢子。但因为我不在她身边,又当兵扛枪,妈妈对我更多了一份牵挂。

那时,我与家人主要靠书信联系。有一年,全军首届新闻学专业招生,我报名参加,发奋备考。爸妈知晓后很高兴,写信叫我安心复习。考试刚结束,我受命前往边境参战,与家人短暂失去了联系。两个多月后,家人终于收到我寄自边境的信。后来听说,收到我从前线寄回的信,妈妈非常担心,时常默默流泪。

我被军校录取后,接到了回撤通知,便穿着沾着边境红壤的军装,提着洗漱包和一只战地配发的塑料桶走下战场。此时,我即将就读的军校已经开学,但对从前线下来的学员,学校明确可晚两天报到。于是,我报经同意后,转道回老家。

我到家的时候,妈妈正挥动一个大扫把埋头扫地。

“妈妈!”我快步走到妈妈身后,深情喊道。

听到我的声音,妈妈愣了愣神,转头甩下手中的扫把,一把抱过我,说着“乖乖,你回来啦”,泪水洒在我的脸上、手上,还有心上。

军校毕业后,我回到了原单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和妈妈开始了座机联系、手机通话。妈妈不识字,但她记忆力很好。我什么时候打电话的,说了啥,她都记得清清楚楚。随着年岁增大,妈妈对我的想念越发强烈,但她还是对我说:“你工作时,别走神。我没什么事,不打电话给你了。你没什么事,也不要打电话了。”

渐渐地,我和妈妈形成一种默契,每周通一次话。于是,每到周末,妈妈都满怀期待地等我电话。如果哪周我没有打或打迟了,她开口总会说:“忙,就不要打(电话)了!”

几年前,我转业到地方工作。到了周末或节假日,只要走得开,我都会赶回老家陪陪妈妈。每次见面,妈妈的心情都很好,80多岁了,非要亲自做饭给我吃。妈妈年轻时常听别人背诵“老三篇”,便默默记在了心里。饭后,她会给我背诵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有次背诵完,我开心得直叫好,妈妈却一脸认真地对我说:“你背一遍。”我只好惭愧地笑笑。

2016年春夏之交,妈妈患了病,身体越来越不好。后来,她每天只能靠止痛药扛着。

做儿子的我,每次看到妈妈憔悴的样子,心如刀绞。工作之余,只要一有时间,我就给妈妈打电话。一开始,妈妈还对我详细说她的病情,后来,她担心影响我工作和情绪,竟改口说“没什么事了”,有时还强打精神,以轻松的语气说“好多了”。妈妈愈是这样,我愈难过。

去年8月1日,正好是星期六。我从南京赶回老家,给妈妈过生日。妈妈的生日其实是阴历六月初五,即去年阳历7月25日,因为我当时工作忙,走不开,和家人商量后,把妈妈的生日宴挪到了“八一”建军节。这天也恰好是与我曾经当兵岁月有着密切关系的日子,妈妈同意了。

那天,妈妈吃过止痛药,坐着轮椅,来到村里一家小饭店。家人们围着她,为她送上生日祝福。妈妈看起来非常开心。从饭店回来后,已是晚上9点多。妈妈有些累了,躺在床上休息。我转头准备到镇上一家宾馆就寝。这时,妈妈挣扎着要坐起来,不让我走。我答应妈妈,就在靠近妈妈卧室旁边二哥家的房子里住一宿,她这才安心。妈妈拉着我的手,也不说话,慢慢地合上了眼睛。

给妈妈过完生日的日子里,我时常想起妈妈过生日那天的样子,也更加频繁地与妈妈联系。然而,生日宴半个月后,妈妈就永远离开了。

妈妈,又是一个周末,您听到儿子心里的想念吗?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