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王述东、新华社记者卢东方报道:地域:西藏某高原伞训场;离机高度:4700米……8月24日,西藏军区某旅小队长王宁率先从高空纵身一跃,伞花瞬间凌空绽放。连日来,该旅连续组织整建制高原伞降训练,提升部队渗透打击能力。
“相较平原地区,在氧气稀薄、风向多变的高原组织伞降训练,难度和风险均明显增加,对官兵的生理机能、伞具操纵能力等提出更高要求。”该旅领导介绍,他们紧盯实战化需求,针对高原伞降特点,分层级、分难度展开针对性训练。实跳前,他们还对官兵进行VR模拟系统考核,提高伞降训练安全系数。
据了解,此次训练中,参训官兵全面采用某新型高原降落伞。为提高训练效益,该旅邀请生产厂家和院校专家现场跟训,采集整理高海拔地区伞降训练相关数据。下一步,在官兵高原实跳训练整体水平达到预期目标后,该旅还将展开其他伞型的实跳训练,并建立高原伞训数据库,助力伞降训练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