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飞天,成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入驻人员,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我国航天事业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关键在于拥有一大批高素质航天科技人才,而且与其他航天强国相比,这支队伍相对年轻。据统计,神舟团队、嫦娥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3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5岁。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当今世界,人才竞争已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战场。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谁拥有先进人才,谁就掌握了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为确保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关键的一招是抓住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加快从要素、投资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为主转变,努力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正如习主席所强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搞现代化建设、抓军事斗争准备,固然离不开经费和装备保障,但最核心的是人才问题。随着我军武器装备更新换代进程加快,技术构成日益复杂,知识密集程度不断提高,对军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只有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培养造就更多能够担当强军重任的优秀军事人才,才能为强军兴军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牢牢把握决定战争胜负的命脉。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人才资源的投入与产出是一个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过程。军事人才资源更是如此,既不可能靠短期速成,也不可能靠单纯引进。军事人才培养难,难就难在本领要求高、成才周期长、培养难度大。如果一味急功近利、追求立竿见影,往往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各级应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善于算大账、算长远账,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做到谋划发展优先谋划人才发展,推动工作优先推动人才工作。
决胜于未战,决胜于人才。人才作为一种特殊资源,其价值主要在使用。习主席强调:“物质资源必然越用越少,而科技和人才却会越用越多。”各级应善于发现、培养、使用好高素质专业化军事人才,坚持用当其长、用当其时、用当其位,实现人才价值的最大化,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努力把广大官兵的练兵热情激发出来、练兵智慧凝聚起来,切实为新时代强军伟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