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江之畔,热浪阵阵。弓步蹲、俯身登山、开合深蹲跳、原地摆臂快跑、深蹲交替提膝……武警海警学院的学员们训练热情不减。
去年9月,这届学员刚入学的时候,体能摸底考核的成绩并不能让人满意。为此,学院借鉴职业体育训练模式,对学员的体能素质进行精准化评估,推动军事体育训练向科学化、体系化、规范化要效益。
此前,一个哨子、一块秒表是军事训练系讲师薛立强的掌中宝。哨声一响,学员们先进行800米跑热身,再进行5组俯卧撑,最后3000米跑收尾。面对体训的“老三样”,不少学员反映训练中缺乏自主性,和专业要求脱节……学员的反映引起学院有关部门重视。
“有的学员耐力较强,但力量、协调性和柔韧性偏弱,我们在军体训练中要帮助他们在弱项上取得突破,力求让军事体育训练服务海警实践。”为此,薛立强查阅了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和营养学等相关书籍,剖析前期训练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组训方式。“以前掐秒表,现在掐脉搏!”军体教员柴文国说,“通过训练成绩走势图,每名学员的优势和劣势一目了然,大家啥弱补啥,不吃大锅饭,力争让人人对体训有兴趣,个个锻炼有收获。”
“我是机电专业,臂力和腰力是我的强项”“我是信号专业,对速度和耐力要求更高”“我是帆缆专业,要加强身体灵活性的训练”……学员们结合各自的专业特点,各抒己见。“军事体育训练必须紧贴多样化任务需求,充分考虑类型多元、课题多样、地域差异等因素,坚持分科分类精准指导,加强训练的针对性和适应性。”针对学员们提出的建议,学院军事训练系征求某综合训练舰的意见后,推出了一套“基础+专项”的军事体育训练方案。学员们通过集中组训和个人加练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任务需求,开展“通关升级”式训练。“以前想练臂力,只能通过重复的单杠训练,时间长了难免觉得枯燥乏味。现在可以利用弹药箱、壶铃和杠铃等多种器材训练,不仅臂力增长了,也更有利于提升专业操作水平。”刚刚结束训练的学员钟华涛边擦汗边说。
“全员注意!附近海域有‘渔船’失事,一人落水,我舰前往救援!”某海陆综合演训海上救援课目中,救生员综合判断风速、海浪等因素后,很快便锁定了随海浪起伏的“遇险渔民”。学员钟华涛迎着风浪,站在晃动的甲板上,利用缆绳准确地套住“失事渔船”,依靠臂力逐渐把“失事渔船”向舰身拉近。随后,他一把抓住“渔民”,迅速为其套上救援套。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钟华涛已经在训练中练习了上千次,早已形成了肌肉记忆。“只有在训练中坚持以任务为牵引,在实际场景中让学员进行训练,才能满足海上维权执法实践的需求。”薛立强说。
在学院日常体能训练中,类似的改变还有很多。在通盘考虑气候、天气、场地、器械、学员状态等要素后,学院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拓展海上训练课目。“基础+专项”的体能训练方案不仅激发了学员的积极性,也让体训成绩得到了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