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海军某试训基地初建历史的报告文学《神秘的使命》里,这样描写基地原老三部资料处摄影录像室主任李庆禄:人不出众,貌不惊人,两条不长的腿,时至今日,还以极高的频率倒腾着……
书里的“时至今日”,是指基地成立30周年的1988年。李庆禄那些惊心动魄的历险故事和滚烫炽热的家国情怀,刻印在纸面泛黄的书页里。
又过了30多年,李庆禄已年过八旬。虽然无法再像书中说的那样双腿“以极高的频率倒腾着”,但退休已久的他仍然没有停下脚步,没有离开自己挚爱的靶场。
前不久,海军某试训基地邀请第一代基地人李庆禄为全体官兵讲述基地的创业史。李庆禄被搀扶着缓缓走到讲台,慢慢坐下来,一字一句地给官兵们讲述他拍摄珍藏的那些老照片背后激情燃烧的岁月。
一片荒芜中,他们很富足
“我们刚来的时候,这里真是一片荒芜,几乎什么都没有。只不过一年会刮两次风,每次一刮就是半年……”李庆禄给大家展示了一张照片,十几名官兵正在荒岭上齐心协力搭建帐篷。此后几年时间里,这些帐篷就是他们的“家”。
然而,这一片荒芜,却是当时秘密组织海防导弹试验的最佳场地。
上世纪50年代,海军某试训基地的前身、海上靶场建设启动。全军范围内一批素质过硬、政治可靠的优秀官兵,接到命令后秘密集结。由于靶场组建是在绝密状态下进行,他们的单位领导和同事甚至亲友都不知道他们的去向。
李庆禄就是其中一员。他的任务是拍摄导弹试验影像资料,供研制武器装备的专家进行分析研究。他的装备,是一台靠发条驱动的M35毫米摄影机和一台德国产的莱卡照相机。
原本一片寂静的荒山秃岭,因为他们的到来,变得热闹起来。
边学习、边研究、边建设……每个人仿佛都有使不完的劲。在他们看来,能被组织选中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条件再艰苦也不怕。
靶场初建时只有两栋小楼,大部分人只能住在帐篷里。帐篷简陋,下雨就漏水,大风一刮就被吹走,他们经常追着帐篷跑。
靶场组建不久,就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基地里最常见的食物是窝窝头,如果一顿饭能有个萝卜汤、白菜汤,大家都高兴得不得了。
吃不饱、住不好、穿不暖,但这些官兵为祖国研制出海防武器的决心和信心很“富足”。
海防武器试验科技含量高、难度系数大,这些从全军精挑细选的科技人才,虽个个能干,但对导弹试验的了解几乎是一片空白。于是,他们不分昼夜地拼命学习。靶场领导十分爱护他们,看大家总是加班熬夜,怕熬坏身体,下令晚上9点之前必须回去休息。时任靶场副司令员杨国宇,每晚9点后就到靶场四处“巡查”,总能在山后发现一些官兵举着手电筒看书学习,便一一把他们“赶”回住所。
就是凭着这股矢志不渝的信念,这群与荒芜为伴的人,给新中国的海防导弹试验事业带来第一缕曙光。
以无畏探索未知,用生命换取数据
导弹怎么发射出去?威力有多大?有没有危险?
最初进行岸舰导弹发射试验时,这些问题的答案无人知晓。对于开展试验的先驱者来讲,一切都是从零开始。
李庆禄有幸成为这段历史的参与者和记录者,记录下那个年代的科研人员用生命践行使命的壮举。
李庆禄保存着一张照片。照片上,他正举着摄像机拍摄我国第一枚海防导弹发射时的场景。
但李庆禄的工作,并非像照片上看上去那样“安全”。在没有观测设备的年代,他经历的危险难以想象。
李庆禄印象中最危险的一次,是那一年参加实弹射击试验。因为靶船离光测站点较远无法拍到,飞机去靶区又有危险,李庆禄一行人便选择操纵舢板赶往任务海域。
当天的任务海域,出发时还风平浪静,一转眼就起了风浪。试验靶区不能有金属物存在,否则将诱使导弹抓错目标,因此渔船把他们一行六人乘坐的舢板拖到离固定靶船100多米处后,便匆匆离去。
舢板只是一艘不足4米长的小木船,在大海中被风浪无情地颠簸,几次都险些被掀翻。导弹发射零点因种种原因一再推迟,已在海浪中“鏖战”了4个小时的他们,在舢板上晕得昏天黑地。就在这时,他们突然听到导弹发射的口令。
刹那间,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驱使,他们全都来了精神,咬牙起身架起设备,完整记录下导弹从眼前飞过到命中靶船的全过程。看着导弹准确命中目标,他们又晕得趴在船上……
任务圆满完成,回去却成了难题。太阳早已落下海平线,海面一片漆黑,接他们回去的快艇在无线电里询问他们的具体方位,可他们也不清楚舢板漂到了哪里。情急之下,他们把水壶里的水全部喝完,灌满海水后绑在一起做成简易的锚放入海里,放缓舢板在海上漂流的速度。
1小时、2小时……舢板上负责报务的同志,不停地用报务机发出求救信息。凭着电波信号搜索,快艇终于找到他们。
在那个观测设备并不发达的年代,这些科研人员用自己的无畏去弥补设备的空白。让李庆禄欣慰的是,如今,凭借先进设备,导弹试验全过程可以实时高清观看,无需再冒着生命危险近距离拍摄。
从历史的记录者,变成精神的传播者
该基地军史馆中珍藏着2000多张照片,绝大多数都出自李庆禄之手。谈起这些照片里的人和事,他如数家珍。
2011年,该基地启动军史馆建设项目,李庆禄保存的影像资料成为珍贵的史料,他也被邀请参与史馆布展工作。
白发苍苍的李庆禄,好像变回了当年那个初到靶场的年轻人,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一卷一卷地认真整理影像资料。
那是满满10个抽屉的50余万张胶片,很多都是135毫米的小型黑白底片,李庆禄耐心地一一查看,再用扫描仪做成电子版分类保存。
基地军史馆投入使用后,李庆禄提供的上千张老照片,为这座富有现代感的建筑赋予了灵魂。军史馆成为基地官兵了解基地历史的红色教育阵地,每年新干部和新兵到来,都要在这里上第一堂课。
没有人比李庆禄更了解那段历史,也没有人比他更能讲好那些故事。虽然李庆禄培养了很多解说员,但多数时间他仍亲力亲为,一遍遍为官兵和参观者解说。
“每解说一次,我仿佛又年轻了一次。”话语中,李庆禄流露出对那段岁月的无尽怀念。他深知展示在军史馆里的每张照片,都镌刻着第一代靶场人的忠诚与奉献,他也甘愿从靶场历史的记录者,变为靶场精神的传播者。
从黑白胶卷到彩色照片,从青丝到白发,军史馆几乎装满了李庆禄人生的全部意义。他喜欢在这里四处浏览,仿佛在翻阅自己人生的这本书。
年轻的李庆禄忙着记录,记录老一代靶场人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艰苦创业、敢为人先的一次次壮举。
年过八旬的李庆禄依然忙碌着。他神采奕奕,热情地讲述靶场往事,一张张颇具年代感的老照片,在他的解说下被赋予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激励着新一代靶场人勠力前行。
图①:1959年6月,李庆禄拍摄我国发射第一枚海防导弹。曾宪旺摄
图②:靶场组建之初官兵搭建帐篷。李庆禄摄
图③:1985年,官兵兴奋地擦拭最新研制的某型靶弹。李庆禄摄
图④:李庆禄在基地军史馆为官兵解说。杨 硕摄
(制图:扈 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