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搏击长空,处处考验基本功


■许  毅  本报记者  王卫东

2架歼-10B战机编队,一前一后,呼啸着加速冲刺,在跑道中段拔地而起直冲云天。他们翼下的俄罗斯梁赞州嘉吉列沃机场上,歼-16正咆哮待战振翅欲飞。

8月24日至25日,“国际军事比赛-2021”我“航空飞镖”参赛队进行了第一阶段驾驶技巧的比赛。我方裁判组组长付晓宇告诉记者,参赛的我空军代表队整体发挥稳定。

纵观这一赛段的比赛课目,从航线导航飞行到低空复杂特技,再到空中目视侦察等,都属于飞行中基础技能层面的比拼,这与该赛事以“兵种(专业)分队和大型武器平台技战术基础课目竞赛为主”的定位相契合。

打基础,是飞行训练领域永恒的课题,各国空军均对此高度重视。这一国际性赛事,定位于基础技能的考核,正是这一共识的客观反映,也必然对世界空军训练理念产生一定的引领和借鉴作用。

记者了解到,中方所有任务分队均是首次出国参赛,但入驻后,赛前主办方只组织一个飞行日的适应性训练,平均到每个参赛机组,只能进行一个架次的适应性训练。面对陌生机场和靶场,他们通过这一个架次的“热身”,把状态调整到最佳,靠的就是扎实的基本功。

在异国飞行,不仅要和兄弟部队合训,更要和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参赛国的十多型战机同场合训。忙碌的机场上各国各型战机此起彼落、穿插往返,我“航空飞镖”参赛机组做到了“即插即用”、来之能战。运-20在飞行日中因临时调整推迟起飞,机组人员沉着应对在雨中出击,在空中把时间追了回来,既没影响后续计划展开,还高效利用了训练时间。

面对这一场场考验,参赛队员从容应对。大家体会到,常态化体系训练中锤炼出的硬功夫,是高效高质应对赛场“联合考核”的“通行证”。

第一组飞行比赛再次印证了这一点。歼-16飞行员顾启明、徐家宁告诉记者,他们当天参加了战役战术航空兵组空中导航驾驶技巧课目比赛,要在3分半比赛时间内完成6个动作,全程操作必须零失误;在5个通过点上,时间误差必须小于3秒,位置偏差必须小于15米,这对空中飞行操作的精准度、稳定性以及心理素质等都提出极高要求。

“靶场森林茂密,树高数十米,飞低空特技课目时,视觉冲击特别大,感觉树梢就在飞机肚皮上‘蹭’,心理素质不过硬,就可能出现数据偏差导致被扣分。可以说空中每一秒,都考验着平时基本功打得牢不牢。”顾启明说。

在目视侦察环节,隐藏在茂密丛林中的目标很难被发现。歼-10B飞行员李石勇和僚机安江波密切配合,保持飞机状态和编队队形,很快搜索到目标。他们说,在实战中导航设备可能被干扰,“眼睛往外看”是一项必备的作战技能,这方面能力的提高,得益于这些年“金飞镖”等实战化训练对基础能力的锤炼。

正如大楼能盖多高,取决于地基有多深,高水平的比赛最终比的往往是基本功的厚度。这一点,在国际军事比赛各赛场上,处处得到印证。同样,在未来战场上,生死较量中最终胜出的,必定是能力底数最厚实的那一方。

(本报莫斯科8月25日电)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