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军人修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增强革命军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张建彤

习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寄语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革命军人尤其是青年官兵都应深入学习理解这一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以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为己任,心系强军兴军,着眼使命任务,不断增强志气、骨气、底气,在奋斗的新征程上作出自己的贡献。

志气即志向,就是一种志在做好一件事情、取得一定成就或干出一番事业的决心和勇气。一个人有无建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志气。唯有胸怀梦想、增强志气,才能不断燃烧激情、激发动力,实现既定的奋斗目标。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员正是因为矢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才历千难万险、前仆后继,经千辛万苦、锲而不舍,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两弹一星”科研人员正是因为有着“既然外国人能搞,中国人也能搞”的志气,才甘愿“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突破道道难关,造出国之重器。奥运健儿正是因为心存为国争光的志气,才超常苦练,用心巧练,在赛场上奋勇拼搏,摘金夺银。志气是前行路上的“灯塔”,是建功立业的“引擎”,是砥砺奋进的“号角”。青年官兵作为强军梦的主体践行者,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更应着眼增强能打胜仗的志气,争当无愧于职责使命的打赢先锋,敢于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披荆斩棘、敢为人先,叫响“首战用我、用我必胜”。要有“愿得此身长报国”之志,誓做无愧于先辈荣光的英勇战士,以有我无敌、舍我其谁的斗志,扛起使命,苦练本领,除了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

骨气就是风骨,即刚强不屈的人格及操守。孟子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说的就是大丈夫应具有的骨气。有骨气,就会有坚贞的气节,就会在困难和凶险面前不妥协、不屈服、不变节。革命年代,方志敏、赵一曼、江竹筠等众多党的优秀儿女,在敌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面前之所以能坚贞不屈,就是因为他们有对党忠诚的革命者的骨气;作家朱自清在身患重病、家中缺粮的情况下,宁可饿死,也不领取美国发放的救济粮,体现了一名中国人应有的骨气;抗美援朝战争中,面对装备精良、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志愿军将士杨根思、孙占元、曹庆功等人,宁愿与敌人同归于尽也决不被敌人所屈服,更是把中国人的骨气展现得淋漓尽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军人特殊的职业性质和任务特点,决定了军人的骨头应当更硬,困难挑战面前应当更有骨气,这样才能战胜强敌、不辱使命。因此,每名青年官兵都须涵养英勇善战的骨气。不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都不能被吓倒,要临危不惧,敢于亮剑,誓死不退,决战到底,做“真的猛士”;不论担负多么艰巨的任务,都要下决心完成,决不低头回头,想尽一切办法圆满完成;不论身处多么险恶的斗争环境,都严守纪律,忠诚担当,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底气在这里主要是指信心或气势,是从人的内心深处萌生的精神力量,主要表现为对自我能力的肯定和对未来前途的自信。底气不足难以干事成事,底气满满方能敢作敢为、善作善成。长征中,红军将士能翻过高寒缺氧的皑皑雪山,穿越被称为“死亡之海”的茫茫草地,底气来自对革命的必胜信念;淮海战役中,解放军敢以60万之师对国民党军80万之众,并取得重大胜利,底气来自对战局的精准研判、对战役的科学指挥和人民群众的倾力支持;在疫情防控斗争的第一线,人民军医发出“我想请全国人民放心,在疫情面前,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誓死不退”的铮铮誓言,底气来自他们平时扎实过硬的训练,保持着枕戈待旦的战备状态。强军兴军的征程上,势必会遭遇艰难险阻,只要我们有克服困难、战胜强敌的底气,就一定能跨越急流险滩,把目标变成现实。当然,攻坚克难的底气不会凭空而来,需要我们在踏踏实实工作、扎扎实实准备中积累起来。一方面,青年官兵应立足岗位所需、战场所需,主动在重大任务中加强磨砺,多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在勇挑重担的实践中增强信心、厚积底气;另一方面,青年官兵须着眼最复杂、最困难、最激烈的战场环境,调研好我情,研究透敌情,常谋打赢之策,常研破敌之招,常思制胜之道,以强大底气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作者单位:沈阳联勤保障中心)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