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夏青青:2020年的秋天,我领受任务前往新疆边防一线的连队实地采访,经历半年多时间。根据这段时间的采访和见闻,创作了短篇小说《冻土观测段》(发表于《收获》2021年第4期)。写作过程中,我脑海中反复出现那些在高原的日子里见过、交谈过的战友们。我与边防线上的战友们朝夕相处,与英雄的故事、澎湃的情感相伴,他们坚韧不拔的战斗意志、矢志不移的精神信仰令我由衷感佩。他们用青春与热血践行了“大好河山、寸土不让”这句历经血与火淬炼的誓言。
戈壁滩上,在一次车队行进途中,一位司机班长将他带的方便面泡好了端给我;在翻越海拔5000米的达坂时,我举着对讲机,唱了一首他们想听的歌送给车队全体战友。但每回跟车前往不同驻地,漫长的车程以及没有厕所的不便,使我患上了膀胱炎。高原寒冷缺氧,下山后我的身体反应强烈,心悸和耳鸣持续至今。想到在山上时,手上划了个口子,因为缺氧愈合得慢,留了疤,一位班长看见了,就对我说,“你看看,上山的人老天爷都会送个礼物”。我只是在那里短暂停留,常年戍边的军人们收到的“礼物”怕是要多得多了。
习近平主席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新时代是需要英雄并一定能够产生英雄的时代。”这群为国戍边的青年官兵,展现出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应有之姿,为小说中每一个人物形象注入了强而有力的灵魂。如果说《冻土观测段》这篇小说思考的是:军人靠什么赢得胜利?那么这些思想和精神强健的人物就在用每一声话语、每一个动作回答:现代战争技术手段更新快,但人始终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只有依靠“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我们才能在未来的战争中赢得胜利。
采访中,那些来自天南海北的基层军官与士兵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团结一致的精神,不断教育、鼓舞着我。于是,小说中才有了班长背着、抱着战士过冰河的场景;才有了一名士兵在家信中写到的:“因为这里每一名战友之间相处得就像家人一样,互帮互助,还有班长排长、连队主官就像长辈一样照顾着我们。遇到事了,永远抢先站出来保护我们。”
小说修改过程中,我发给几位在山上采访过的战友,请他们提意见。其中有位曲排长,正好休假来北京办事,我们匆匆见了一面。临分别时他告诉我,在繁华的步行街上,看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总是感觉有点不习惯。他并不介意他和战友们所经历的种种是否被人知晓,重要的只是去做、去行动以及记住那些已经离开的人。他最看重的是,能否坚定地保护好这些记忆以及记忆所承载的情感。没有说出来的话是,希望我们都好好保重,保护好那些应当由我们负责来保存的记忆。
记得军旅老作家徐怀中先生在一堂题为《不忘初心,期许可待》的讲课中和学员们谈道:“你们赶上了愈加波澜壮阔的改革转型大时代。你们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敢于担当,激流勇进,要做历史潮头的弄潮儿……到最前沿、最尖端、最鲜活的强军第一线去,用你们的才情与智慧,去书写富有华彩、激荡人心的中国军情报告!”
最近两年,我曾去过西北、东北的边防,也曾到过东南沿海的海训场。还记得在酷暑下的海训帐篷里,看着行军床前那一双双皮面皲裂变形、积满尘沙的作战靴,听着海边训练场上那撼天动地的冲锋呐喊,感受着激励战士们劈波斩浪的血性。在新疆边防的日子里,我清晰地感受到那冻土层下涌动着的热力,“是军人献身使命的精神‘底火’,是军人的脊梁,是胜战的刀锋”。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只有不断抵近备战打仗的前沿和军旅生活的现场,才会对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有更加真切的认识与把握,才能描摹塑造好新时代军人的精神风貌和崭新形象,从而展现出和平年代的军人对崇高理想的执着坚守和对英雄精神的赓续传承。
班宇:阅读《冻土观测段》是有难度的。在阅读这篇小说时,我们需要摒除一种与己无关的轻慢,不是以幻游者的姿态去徜徉和重新发现,而是需要成为在场的观测者,同时置身真实生活的内部和外部。叙事的视角和位置本身即构成董夏青青最强有力的修辞。
外部视角约等于一次次的回望与复写,而内部视角则近似于凝视。双重观测所要承担的功能并不局限于微观的呈现,而是试图描述一种更为庞大的精神轮廓,并为之赋形。小说提及爱人与国家的轮廓,逝者许元屹恰是她们的组成部分,是一个无限聚焦且具有象征意义的质点。那些日记、家信、出征诗、转述与自述,每一次的讲述也都指向叙事者自身。价值与意义的重置过程里,思辨也在不间断生成。恰如冻土,常年保持在零度之下,却十分敏感。冻土不动,却以不同的沉积层来记忆相对温度、季节与冻融变化。于是,这样的小说很难被解构,它的根基非常扎实,建筑在血肉、心灵之上。小说最值得瞩目处是开篇和结尾,精炼的场景切入,温情而又不乏幽默的转换与收束,中间部分则不断向内吸纳,保持着人性的体温与光泽。
董夏青青像是一枚埋在观测段底下的探针,潜于砂与石的缝隙之间,向我们陈述着冻土的容重、含水量与粒度分布,所有的均值与极值,从而建立与现实之间的线性关系。这种关系的真切之处在于,它并不如我们所想那般陌生、遥远,总会被拉回到现实——许元屹的角色、朋友圈里的照片、上等兵的家庭情况等等。如此呈现的价值在于将看似分裂的两个世界进行缝合,展示出生活的丰盈与复杂。
读这篇小说时,有那么一个时刻,我将小说里的主人公与作者形象融在一起,分不清彼此。小说里写到:“晚上。他和衣躺在床上,听手机里播读的郑振铎译的《飞鸟集》。”而在《飞鸟集》中有着这样一句:“世界上的一队小小的漂泊者呀,请留下你们的足印在我的文字里。”董夏青青记录的,也许就是这些漂泊者的足印。我想,无论是漂泊还是牺牲,守卫国家的轮廓,同时也是在重塑人的轮廓、测度精神的海拔与重量。
冯祉艾:许元屹是《冻土观测段》这篇小说的中心人物,但他又不是一个直接存在的人物,而是通过文中其他人物的叙述建构起来的影像。从时序上看,整个故事是倒叙的,从小个子士兵受伤这一情节开始。而许元屹这个人物,譬如他的追求、他在部队的故事、他过去的经历,都是通过他人转述的。
从小说后半段的情节来看,许元屹是一个善良而又有家国情怀的军人。他扶助妹妹读大学,在部队关爱战士,性格坚强,肯为集体牺牲。作为军人,他有坚定的信念和英雄情怀。他的个人经历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虽历经困苦但依然坚韧顽强。
许元屹这个人物不是由旁白这类叙述者的声音来全盘把控和塑造的,而是更多地通过其他人物的语言塑造出来的。也就是说,读者看到的许元屹,是一个由小说中其他人物目光汇集而成的“许元屹”。而这些小说人物的语言也很有韵味,他们对许元屹的评价,有正面的、负面的,甚至还有迷惑不解的,正是经由这些普通人的视角,我们才能更全面地了解许元屹从普通人到英雄的不凡经历。在日常生活中,许元屹是一名军人;而在诗性的语境里,许元屹又是一个有着许多优秀品质的普通人。在我看来,作家想表现的并不只是一个高大的英雄人物,而是许许多多像许元屹一样的普通士兵。作者想要强调的是英雄的普遍性,真实的军旅生活是许多人经历和创造出来的历史。许元屹就是千万个普通士兵的缩影,许元屹的结局在小说开端即已交代,他“牺牲”了,但是后文的所有书写其实都在阐述一个事实:许元屹是“永恒”的,他超越了时间。许元屹代表的其实是一个时间段内所有的“许元屹”们,他们所书写的历史都具有永恒性。他们的普通平凡和他们的超凡脱俗一起象征着国家的存在。
在这里,我想提及《冻土观测段》中值得进一步雕琢的地方,即在小说中其他人物的转变是否存在更多值得表现的空间。小说中许元屹作为英雄的牺牲和自我付出,换来的是许多人的幡然醒悟和追随。许元屹的牺牲究竟如何改变了这些人内心的想法?小说中的表达并不充分,我们只能通过上等兵的叙述略知一二。小说塑造的不只是一个英雄人物,作家试图测度的其实是千千万万普通中国人那为家、为集体、为国而超越个人、超越生命的精神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