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的卓越贡献已经镌刻在伟大祖国的历史丰碑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
“起点·永续”。
这是黑龙江省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庭院中央青铜雕塑的名字。
岩芯、油浪、管道与阀门组成的井口采油树……静静伫立的雕塑,犹如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照耀着大庆油田的岁月征途。
青铜铺就的“大庆之路”以年份为刻度,从雕塑下方向远处延伸。
这里是大庆油田的起点——
“松基三井喷油了!”1959年9月26日,在黑龙江松嫩平原上,松基三井喷出棕褐色的油龙,一个世界级特大型陆相砂岩油田诞生。最先接到电报的技术员朱鼎科冲进走廊大喊,工作人员纷纷冲出办公室,“又唱又跳又鼓掌”。时值新中国成立10周年前夕,油田被命名为“大庆油田”。
这里是大庆石油会战的起点——
陈列馆的前身,正是当年的大庆石油会战指挥部。1960年2月20日,中共中央转发石油工业部《关于东北松辽地区石油勘探情况和今后工作部署问题的报告》,一场标志着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石油工业落后面貌的石油大会战拉开序幕。
这里是大庆精神的起点——
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第一代石油人,艰苦创业、不懈奋斗,孕育形成了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涵的大庆精神。习主席在致信祝贺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时指出:“大庆油田的卓越贡献已经镌刻在伟大祖国的历史丰碑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为祖国献石油”
走进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橱窗中的一个公交车模型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车顶上鼓鼓囊囊的黑口袋是什么?”讲解员王奎星告诉记者,1959年,作为玉门油矿工人代表的王进喜到北京开会,看到大街小巷间穿行的公交车,曾提出同样的疑问。
“这是煤气包。咱们国家太缺石油了,只能靠烧煤气让汽车动起来。”同行的伙伴告诉他。
车顶的煤气包摇摇晃晃,仿佛一顶顶“贫油”的帽子,刺痛了这位石油工人的心。20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行经济封锁、石油禁运,妄图“窒息红色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我国石油自给率仅达40.6%。
“没有油,坦克、大炮还不如打狗棍。打狗棍拿着还可以打狗,坦克、大炮没有油就不动啊。”诚如朱德元帅所言,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内展出的一张张黑白照片,记录着当年由于石油不足,拖拉机在工厂内闲置,坦克不得不停止训练,空军训练和执勤的飞机也不能正常起飞的情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战略储备都需要石油。油从哪里来?
1959年,大庆油田被发现时,我国并没有开发建设大油田的成功经验。一些外国人说,“大庆油田的原油又黏又稠,只有搬到赤道才能开采”,并断言,离开他们,“中国人就不能开发这样大的油田”。
“在这样的背景下,从石油工业部到参加会战的全体石油工人,都是憋着一口气的。”大庆市委党校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研究所所长王丽丽说,这口气,就是“我为祖国献石油”的铮铮誓言,就是“把‘中国贫油’的帽子甩到太平洋”的雄心壮志,就是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
凭着这种气概,中央军委一声令下,3万余名复转军人跨黄河、越长城、出山海关,奔赴松辽盆地这个未知的“战场”,在“青天一顶星星亮,荒原一片篝火红”的艰苦条件下,开始了白手起家的创业。据统计,参与大庆石油会战的工人中90%是退伍战士,领导干部80%是转业军官。
凭着这种气概,大庆人仅用3年时间就探明了面积达860多平方公里的特大油田,我国因此基本实现石油自给,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挺起了中国石油工业的脊梁。60多年间,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24.3亿吨,有力维护了国家能源安全、支持了国民经济发展。
“穿着蓝制服的解放军”
在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一处“人拉肩扛运钻机”的场景复原,吸引不少参观者驻足流连。
1960年初春,钻井工人翘首以盼的钻机终于运抵火车站,但吊车、拖拉机不够用,60多吨重的钻机怎么从火车上卸下来?又怎么安装起来?
“当时的场面特别壮观,有的在前面拽,有的在后面撬。”“老会战”孙宝范回忆道。
经过3天3夜的奋战,王进喜和队员喊出“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的劳动号子。38米高的井架如巨人般矗立在旷野上,人拉肩扛精神也成为大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的主要内容。
是什么赋予会战工人超越人体极限的力量,完成这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翻开孙宝范执笔的《铁人传》,记者看到书中记录了这件壮举背后的一段对话,似乎找到了答案——
王进喜把1205钻井队全体职工集合到一起,问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党支部书记孙永臣:“我没打过仗,你说要是在战场上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是上还是退?是打还是坐下来等?”
孙永臣说:“只能进,不能退;只能上,不能等,就是豁出命来也要上!”
王进喜接过话头说:“对了!我们大会战也像打仗一样。没有吊车,我们37个人就是37台吊车;汽车不够,我们有手有脚有肩膀,蚂蚁搬山也要搬。”
“像打仗一样”,简简单单的5个字,将热火朝天的石油会战与战火纷飞的战场冲锋连在一起。
在纪念馆中,记者看到一件俗称“48道杠”的棉工服,是王进喜20世纪60年代初期穿过的。蓝色斜纹布面,白色布里,里和面都有泥浆浸过的痕迹。旁边那张王进喜奋不顾身跳进泥浆池的照片,将英雄的壮举定格为精神的永恒。
在一段视频资料里记者看到,当年和王进喜一同跳进泥浆池的戴祝文回忆道:“井喷就是命令,如果不及时压住,井架和设备就有可能陷入地层,井毁人亡。”
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石粉,王进喜果断决定用水泥压井。没有搅拌机,泥浆比重迟迟难以提高,“王进喜不顾腿伤,奋勇跳进泥浆池中,用身体搅拌泥浆,提升泥浆比重”。
回看当时的珍贵视频资料,王进喜跳进泥浆池的身影,像极了飞身堵枪眼的黄继光。
“大庆精神是革命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继承和创新,是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在工业领域,特别是石油工业战线的延伸和升华。”大庆师范学院大庆精神研究基地执行主任陈立勇说。
正如1964年发表的长篇通讯《大庆精神大庆人》描述的那样:“身经百战的将军们,赞誉大庆人‘是一支穿着蓝制服的解放军’。在延安度过多年革命生涯的老同志,怀着无限欣喜的心情说:到了大庆,好像又回到了延安,看到了延安革命精神的发扬光大。”
“铁人队伍永向前”
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门口的47级台阶,象征着“铁人”47年的短暂人生。
铁人已逝,但以他为代表的4万余名“老会战”创造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早已熔铸进石油人的血脉深处。
1205钻井队钻井平台旁,在“铁人队伍永向前”标语的激励下,工作人员为祖国“加油”的脚步从未停歇。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极端天气等不利条件,1205钻井队2020年钻井进尺突破10万米,历史累计进尺达314.5万米,几乎相当于钻透了335座珠穆朗玛峰。
“把井打到国外去!”王进喜的夙愿已经由大庆新铁人李启民实现。如今,大庆油田的海外业务项目涉及54个国家和地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也走出国门,在异域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
“铁人事迹蕴含着丰富的红色养分,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七一”前夕,大庆市红岗区人武部组织全体党员来到驻地“铁人第一口井”,重温铁人王进喜的战斗足迹,感悟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孕育形成的过程。
武警黑龙江总队大庆支队连续19年开展“身在大庆学大庆、铁人身边做铁人”活动,通过课堂教育、环境熏陶、岗位践行等形式,引导官兵自觉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人人争当“铁人式”标兵。
如今,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三老四严”发源地、女子采油队等40余处大庆精神教育基地,年接待量超百万人次,成为大庆人过党日、团日,青少年举行成人礼的重要场所。
“在教育中培养、在环境中熏陶、在实践中拓展,大庆精神已经成为大庆人的灵魂,代代薪火相传。”大庆市委史志研究室党史研究科科长杨朝云说。
漫步大庆城区,记者看到,以“铁人”“会战”“创业”“星火”等命名的街道、社区、学校、广场星罗棋布,赋予这座工业城市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底蕴。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接力棒在一代又一代大庆人手中传递,就像马路两旁随处可见的抽油机那样,以恒定的节奏不停运转,生生不息。
版式设计:扈 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