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军工世界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陆军某试飞大队特级试飞员袁罗庚——

“飞行,我一生热爱的事业”


■汤向伟 姜 帅 龙海明

熟悉的《陆军航空兵之歌》旋律响起,特级试飞员袁罗庚走向战机。

近日,某机场,陆军某试飞大队为特级试飞员袁罗庚举行了停飞仪式。

早已习惯快节奏工作的试飞员袁罗庚,此刻走得很慢。凝望、摩挲、轻拍,一遍又一遍,他想与朝夕相伴的“老朋友”——“霹雳火”直-10武装直升机多待一会儿。

一曲终了,余音在机场回荡。面向战机,试飞员袁罗庚抬起右臂庄严敬礼。那一刻,旭日染红了他的脸颊,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驾驶战鹰翱翔空天,袁罗庚一次次出色完成试飞任务。

当初,袁罗庚是一名飞行教员,一直在航校任教。14年前,来到陆军某试飞大队后,热爱飞行、喜欢钻研的他,在这个极具挑战性的战位,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重塑。

飞行员和试飞员,一字之差,风险程度却不一样。袁罗庚曾这样形象比喻:“如果说飞行员是在高速公路上开一辆定型好的车,那么试飞员就如同在悬崖边上开一部新车;飞行员不允许半个车轮悬空,试飞员却要去试验有几个轮子悬空才有可能坠落悬崖。”

正因如此,试飞员不仅要有过硬的本领,还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一种新型直升机成功问世,除了科研团队和生产厂家的艰苦攻关,还需要经过试飞员反复试飞来验证性能。在试飞过程中,试飞员面临诸多风险挑战,每次升空都是与“死神”掰手腕。

在某型武装直升机导弹靶试过程中,袁罗庚摁下导弹发射按钮后,意外发生了:导弹没有发射出去。此时,地面科研人员出于安全角度考虑,建议袁罗庚采用安全应急抛发方式——将导弹投射出去。可一旦选择抛发,数据会丢失,科研人员多年心血将付之东流。袁罗庚与机组成员决定冒险一试:将这枚导弹带回去。

凭着高超的飞行技术,袁罗庚驾驶战鹰安全返回。当他和战友走出机舱那一刻,现场所有人激动地流下眼泪。此次试飞,留下了宝贵的飞行数据,为该型飞机后续研制提供了有力支撑。

“危险来临时,根本来不及害怕,全凭本能反应。”14年试飞生涯中,袁罗庚成功处置多次突发险情。谈及这些刻骨铭心的经历,他说:“正是对飞行事业的无限热爱,让我无惧风险、勇往直前。”

在某型武装直升机定型试飞环节,袁罗庚遇到发动机停车故障,他和机组成员果断处置,成功迫降。没过多久,他又驾驶战鹰再次升空,进行带弹试飞。“带弹试飞,不可预知的因素很多,想要打得准就得练,练到人机合一。”上千次的击发训练,换来首次导弹试射一击命中,袁罗庚和试飞员们苦练精飞,飞出了战鹰的最佳性能。靶试归来,科研专家们给他取了一个“金手指”的美称。

如今,55岁的袁罗庚已达到飞行最高年限。即将告别相伴多年的战机,离开热爱的试飞事业,他心中有太多不舍。他将头盔郑重地戴在徒弟史晓峰的头上:“现在,我将它交给你,希望你能和它一起并肩战斗,为祖国的强军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天地间,又传来一阵直升机的轰鸣声。从前辈手中接过接力棒的年轻试飞员,驾驶着“霹雳火”飞向蓝天。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