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军人修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让红色基因在生命中赓续


■杜 新

不知不觉,父亲离开我们已有26个年头了。几回回梦里,父亲的音容笑貌依稀可见,尤其是他那饱含深情又不失严厉的叮嘱和教诲,仍不时回荡在我耳边,是我铿然前行的不竭动力和人生指南。

父亲是一名老八路,14岁投身革命,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边境作战,大大小小的战役战斗参加了百余次,身上多处负伤,几经生死考验。每次抚摸父亲身上的伤疤,我既心疼又震撼,那是一块块彰显军人忠诚和无畏的“军功章”。

跟随父亲在东北生活的那段岁月,几乎每年清明节,父亲都要带我到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凭吊长眠在那里的烈士,其中有多位是和父亲一起入朝作战的战友。

“我们为什么要干革命,为什么要去奋斗,为什么敢于舍命、不怕牺牲?等你把这些想明白了,就懂得了人生的真正价值所在。”起初,我虽然并不太理解父亲话中的含义,却把这句话牢牢记在了心间。

上小学时,读到作家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时,我才恍然大悟,“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他们可以坐在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什么,就做点什么”,原来每个人的付出和牺牲都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可以让人民过上幸福的日子。“为人民做点事”,也由此像种子一样埋在了我的心里,慢慢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记忆里,父亲总是非常忙碌,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基层部队度过,下连队、钻坑道、进指挥所,许多师团主官甚至营连级干部,他都能直接叫出名字,“腿不动、手不勤,不动脑、不张嘴,基层情况不能了如指掌,作战筹划和指挥控制就容易出差错,打起仗来是要死人的”,父亲的话一直刻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不敢有丝毫懈怠。

在原总参机关工作期间,我所负责的业务处,也是父亲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工作中我谨记父亲的谆谆教诲,经常抽出时间深入基层,足迹几乎踏遍了全军所有的炮兵部队,连续多年参与筹划和组织全军重大演习,对部队的编制装备、作战训练、经验做法等情况了然于胸,有效整合了全军炮兵训练资源,探索了兵种部队实战化军事训练新路。

“四海为家家亦国,心中无我我为峰”,这是父亲当年经常鼓励我的一句话,也成为激励我前行的座右铭。我深知,要想把每一寸平凡光阴都写成击水中流的精美诗行,就不能贪恋安逸。因为在人生的天平上,党的事业永远最重。只有多经风雨、多洒汗水,全力以赴把每一项工作都干到极致、干出精彩,才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无愧于共产党员的身份。我曾参与组织我军参加俄罗斯国际军事比赛,探索了中外合作训练提升作战能力的新路径。

30多年的军旅生涯,我经历了多个单位和岗位历练,常常是“打起背包就出发”。这些难得又珍贵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真切理解了“革命战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内涵。2018年9月,我从军委机关交流到离家千里的军分区工作。在我看来,上级任命就要担起使命,组织信任就应尽好责任。我把父亲“敏锐、专注、高效”的作风带到工作中,高质高效组织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高标准筹划开展了交通运输动员行动演练,探索形成了新质民兵力量建设路子。

“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每次学习体悟习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内心总是波澜起伏、感慨万千。无数像父亲一样的老一辈革命者,用一生的拼搏奋斗和无私奉献,在党的百年征途上踩出了一行行坚实的脚印,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砥砺前行、继续奋斗的闪亮路标。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汲取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厚滋养,踏上新的赶考之路,我决心像父辈们那样,继续保持如磐初心,扛起如山使命,“干事创业要像火一样燃烧自己”,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为党和人民军队争取更大光荣。

(作者为江苏省镇江军分区司令员)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