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科技周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防弹衣的前世今生


■刘建元

纵览古代军旅诗词, “甲”字出现频率极高,如“操吴戈兮被犀甲”“将军金甲夜不脱”,等等。一个“甲”字,体现了军队对将士身体防护的重视。

今天,各国军队对“甲”的重视程度依然如故。只不过,现代战争中的“甲”,是我们熟知的防弹衣。

防弹衣如何防弹?这些穿在身上的“盾牌”有多强?它的“罩门”在哪里?未来发展之路又在何方?请看解读。

寻找“最强贴身盾牌”的脚步从未停歇

“每件装备都有它的宿敌。”对子弹来说,防弹衣就是“宿敌”之一。

较早的防弹衣是“以钢为甲”,通过坚硬的钢板抵御子弹射击。尽管它能起到防弹作用,但质地太硬、重量过大、穿戴不便。于是,世界各国渐渐踏上找寻“轻质软甲”之路。

在这方面,棉花纤维较早进入人们视野。一些国家曾用10层以上的棉纤维制作出“棉质背甲”,具有一定防弹能力。

丝绸也曾被寄予厚望。19世纪末,一名商人遭枪击后毫发无损,原因是他折叠起来放在胸前的丝绸手绢刚好挡住了子弹。这一新闻引发多国科学家对“丝绸防弹性”展开探索。美国科学家齐格伦随之发明了丝质防弹衣。

为测试该防弹衣的效果,齐格伦还亲自穿上它做射击试验。但丝质防弹衣价格昂贵,无法大批量生产。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金属材质的防弹衣仍是各国军队的首选。

一战结束后,由多层棉或布制成的防弹衣渐渐成为主角。相比丝质防弹衣,棉、布制成的防弹衣虽然防护效果稍逊一筹,但价格便宜。

之后,随着科技发展尤其是锰钢的出现,金属防弹材料又重新回归。这是因为锰钢不仅兼具“硬”和“轻”两大优势,而且价格便宜。

20世纪70年代,更为出色的防弹衣材料——凯夫拉现身。这种材料强度是同等质量钢铁的5倍,密度仅为钢铁的1/5。用它制成的防弹衣穿在身上,既柔软贴身、屈伸自如,又有很强的防弹能力。不仅如此,用凯夫拉制成的防弹衣还能抗酸碱腐蚀,且具有较强耐热阻燃性,再加上抗静电特性,是更为理想的可穿戴“盾牌”。

凯夫拉的成功以及后来特沃纶、斯派克特纤维的出现与应用,使以高性能纺织纤维为材质的软质防弹衣日渐盛行。

与此同时,面对射速越来越高的枪弹,人们又研制出软硬复合式防弹衣,以纤维复合材料作为插板,再次提升了此类防弹衣的防护能力。

当前,随着更多相关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世界各国寻找“最强贴身盾牌”的脚步仍未停歇。一切的努力,只为让军人在战场上多一分安全、多一分胜算。

防弹衣也讲究用其所长

披甲上战场,勇气增三分。

在战场上,穿着防弹衣的军人有效抵御着各类轻武器的攻击,用实战证明了防弹衣的重要作用。

但如果就此认为,穿着防弹衣就进了“保险箱”,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天下没有哪一种防弹衣是无懈可击的,它们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罩门”。

防弹衣所用材质客观上决定了它作用有限。再好的防弹衣,也只能在一定距离上防御部分口径较小的子弹。对较大口径的穿甲弹、榴弹等,它则心有余而力不足。

穿防弹衣的士兵在战场上存在反复中弹的概率,战场条件下往往没有时间及时更换防弹衣或防弹板。一些软质防弹衣在经受住第一击后,相应部位的纤维就会被强力拉伸甚至断裂。

软质防弹衣也抵挡不住尖锐兵器的刺杀。软质防弹衣防弹的有效性,来自它的防护材质采用了叠层架构方式,而尖锐兵器的穿刺恰恰对这种架构方式“免疫”。比如匕首就可以穿透各种软质防护材料,对使用者造成致命一击。

因此,对穿戴软质防弹衣的战士来说,一要充分借助地形地物或掩体,尽量减少被击中的概率。二要与对手保持一定距离,以免“软肋”遭到攻击。

面对这种反复攻击,复合式防弹衣也难“挺直腰板”。毕竟,它也有自己的“罩门”。防弹板碎裂是吸收来袭弹丸能量的主要方式,遭受一次命中后就会造成相应部位较大面积的损毁,大幅降低防护性能。即使没有碎裂,在受到反复冲击时,防弹板通常会发生移位,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危及使用者的安全。

因此,要在作战中充分发挥这类防弹衣的作用,一旦使用者被击中,必须借势迅速调整体位,降低被再次击中同一部位的概率。

除了弹丸之外,防弹衣还有其他“天敌”。2003年,美国曾发生过某款防弹衣被轻松“破防”的事件。该款防弹衣由泽隆材料制成,按说不会被轻易击穿。但后来的调查结果表明,与规定标准相比,该款防弹衣的防护能力下降了约30%,原因是因为生产日期较早,泽隆纤维发生了老化。

由此可见,防弹衣其实是一种比较娇贵的装备。无论是凯夫拉还是泽隆,这种人工合成的化学纤维,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因为光照、潮湿、霉变等原因发生自然老化。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光照。在阳光直射情况下,类似纤维老化的过程会大大加速。

因此,作为防身护体的防弹衣,还要及时淘汰更新。在日常战备训练中,官兵应拿出充足时间对防弹衣进行保养,让防弹衣保持最佳状态。

更韧、更轻、更体贴是发展方向

近年来,随着军事科技特别是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防弹材料被用到防弹衣研制中,防弹衣的发展呈现出更韧、更轻、更体贴的趋势。

英国BAE系统公司在设计制造防弹衣过程中,使用了一种名为“剪切增稠液”的液体。这种液体中自由悬浮着许多特殊粒子。当子弹高速撞击这种液体时,“剪切增稠液”中的粒子就会吸收撞击能量,并迅速变得坚硬,从而起到阻挡子弹的作用。

据报道,在新型防弹材料研制方面,俄罗斯也有新进展。该国科研人员已研发出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并计划将这一新型材料用于“百人长”单兵装备,更有效地防御冲锋枪发射的子弹。

现代战争中,军人所携带装备不断增多,如何减负成为新研究课题。为此,一些国家的科研机构着手研发新型陶瓷防弹衣,以便在确保其防护性能优异的前提下,大幅度减重并增强柔韧性。

不仅如此,许多国家在推进研发新型防弹衣过程中,还结合作战需要不断为其赋能。俄罗斯加固复合高强度材料中心研发出的一型名为“两栖”的防弹衣能实现“水上漂”了。该型防弹衣在护甲外添加可漂浮衬板,让使用者能在全副武装状态下漂浮,并可紧贴水面瞄准射击。

一些新式防弹衣还可与单兵模块化设备有机结合。当前,各国普遍做法是为防弹衣设计模块化接口,可以搭载子弹袋、手榴弹袋等,有的特意在后背位置设置可抓握条带,确保官兵受伤或失去行动能力时,能够被战友及时拖拽至安全地带施救。

有的国家针对女性专门设计了女士防弹衣,这类防弹衣更加贴合女性身材特征。男士防弹衣的设计,则在保持行动灵活性的基础上,适当扩大了保护范围,使防弹衣更加可靠管用。

可以预见,今后各国防弹衣的防护水平必定会随着科技的发展水涨船高,在与弹丸、弹片的持续角力交锋中,实现新的跨越。

供图:张允清  于  童

本版投稿邮箱:jfjbbqdg@163.com

图①:俄罗斯新型防弹衣套装;图②:英国Osprey突击防弹衣;图③:以色列RAV系列防弹背心;图④:美国IMTV战术背心;图⑤:德国ST防弹战术背心。资料图片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