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勤恳恳地为人民服务,坚决不谋私利,甘作人民的“公仆”
新中国成立后,“延安五老”之一的谢觉哉同志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部长。一直在老家的子女得知消息后,想借父亲的权力在北京谋个差事,乡亲们也有不少人想让他“帮忙”。谢觉哉对此一概回绝,并写信劝阻:“你们说我做大官,我官好比周老倌。起得早来眠得晚,能多做事即心安。”诗中的周老倌是一位长工,谢觉哉把自己比作周老倌,就是在告诉亲友,共产党员须勤勤恳恳地为人民服务,坚决不谋私利,甘作人民的“公仆”。
当好人民公仆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和基本要求。回顾党的百年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胜利,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的公仆情怀。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义无反顾地把人民写在旗帜上、融入血液中。毛泽东同志曾强调“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在党的百年历程中,共产党人一直把“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写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中。正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始终以公仆情怀践行宗旨,才激发了亿万人民群众跟着党搞革命、干事业的热情,使我们党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获取了克敌制胜、接力奋进的强大力量,从而在任何挑战面前无往而不胜。
保持公仆情怀,就要当群众的贴心人。革命战争年代,老一辈革命家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模范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新中国成立后,更有一批批共产党人心系于民、事事为民,从“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雷锋,到“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焦裕禄;从“我入党是为了群众的利益,不是为了个人利益”的黄大发,到“心中装着百姓,一生爱着人民”的沈浩……为我们立起了共产党员的好样子。新时代共产党员须学习他们“为党献身常汲汲,为民谋利更孜孜”的精神,始终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第一位,哪里有群众的需求,工作的着力点就在哪里,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落实好。
保持公仆情怀,就要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人民越来越幸福的背后,是我们党始终不变的求实底色。”在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的重大决策无不是在深入群众、广泛调研、深入思考中逐渐形成的。1961年,为了解群众的实际情况,刘少奇同志在湖南农村蹲点调查研究了44天,为之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在调查中,他如实记录反映问题,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至今仍然值得我们传承学习。“九分调查,一分决策。”在工作中,我们应坚决克服不愿调研、不会调研、不真调研等问题,以甘当小学生的态度,扑下身子、深入一线去发现坐在办公室里看不到、听不到、想不到的实情,在最丰富最生动的实践中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如此才能真正做到为民办实事。
保持公仆情怀,就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之后,老一辈革命家始终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以各种方式严格要求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反对特权思想,不搞特殊化,做清正廉洁的模范。周恩来同志的“十条家规”、彭德怀同志的“四个不准”、陈毅同志与家人“约法三章”……革命先辈们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从自己家里做起,绝不占公家一点便宜。新时代的共产党员须向革命先辈学习,秉持公私分明、克己奉公的原则,不断检视初心、叩问灵魂,始终干净做事、坦荡做人。
当前,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无论是前所未有的时代挑战,还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都对共产党人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愈进愈难、愈进愈险又非进不可的时候,新时代的共产党人更须涵养“能多做事即心安”的公仆情怀,立足岗位撸起袖子、铆足劲头为民服务,带领人民共同奋进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