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以诈立,多谋者胜”。诡诈制敌,是指战役谋划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隐蔽己方真实意图,欺骗、引诱敌人,造成敌方认识混乱、判断错误和决策失误,创造出利于己而不利于敌的形势,进而达成小战或巧战而屈人之兵。
深度伪装“隐”。克劳塞维茨说,诡诈是以隐蔽自己的企图作为前提的。指挥员实施诡诈之术,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让自己“无形”,令对手“看不清”“识不破”,达成“形人而我无形”的目标。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要整体设计、全局协调,巧妙地将“显形”和“隐形”相结合,实现以深度伪装隐真示假。据外媒称,在介入叙利亚的行动中,俄军战机通过尾随大型民用飞机组成密集编队,伪装成民用目标,成功地规避他国雷达探测,悄无声息地抵达叙利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战争中伪装发生了质的变化,传统单一的电磁干扰、兵力佯动、虚假目标等都极易被识破,在物理伪装的基础上,更多的是电子、光学、虚拟现实、网络等技术伪装,唯有充分运用并不断拓展“深度伪装”技术,实现在海量级的迭代变化中隐匿真意,方可使敌始终处于混沌与迷雾之中。
顺应敌意“诱”。无论诡诈方式是示假、佯动或欺骗,其目的都是迷惑对方,引导其作出错误的判断。然而,敌指挥员是具有洞察、逻辑和经验的个体,采取一厢情愿、机械生硬、强加于人的方法,很容易被识破。只有准确瞄准对方的企图和心理预期,“投其所好”,给对方造成一种逻辑上的合理性,使其对自己的错误判断感到顺理成章,相信我方的“假招数”,进而顺着意图去构想,才能达成诱敌上钩的目的。正如《兵经百篇》中提到:“敌欲进,羸柔示弱以致之进;敌欲退,解散开生以纵之退;敌倚强,远锋固守以观其骄;敌仗威,虚恭图实以俟其惰。”未来作战,进程极大缩短,节奏明显加快,环境高度紧张,指挥决策愈发强调时效性,极易引发指挥员“急于求成”的心理状态,如能精准料敌,显形布势,实施诡诈,就可实现“牵着敌人的鼻子走”,夺得战场主动权。
反向示意“骗”。《孙子兵法》中讲到,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法之胜,不可先传也。对立的两极,反差最为明显,如:虚实、强弱、动静、进退、攻守、远近、智愚等,而人的思维方式习惯于对两极对立的问题“较为轻率地”作直线式思考。因此,在用诈示形时,应充分利用反向效应,将与自身真实意图相反的信息在敌意向的关键点上示之以形,达成隐形、欺骗之效,造成敌方指挥员误判,实现致人而不致于人。未来作战,空间更加一体、战场更加透明、力量更加多元、手段更加灵活,传统单一的急缓、强弱、远近等反示方法极易被敌所识破,更加强调依靠多法并举、体系联动、整体配合来增强复杂度、隐匿度,实现己方出其不意的作战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