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大力发扬“挤”的精神、“钻”的劲头,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
1939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针对学习中存在的“工作忙”“看不懂”两大问题,巧用木匠“钉钉子”“钻木头”的原理,生动形象地进行了阐述和动员。他说:“在忙的中间,想一个法子,叫做‘挤’,用‘挤’来对付忙”,“看不懂也有一个办法,叫做‘钻’,如木匠钻木头一样地‘钻’进去。”正是靠着这股“挤”和“钻”的劲头,在当时物质匮乏的延安形成了“吃小米饭,攻理论山”的学习热潮,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巩固了党的组织,也为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强大思想政治基础。
学习历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特别是我们党的历史内容厚重丰盈、思想博大精深,更需要花大气力、下苦功夫学,不能知难而退,更不能投机取巧。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级紧盯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这个总要求,进行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创新和实践探索,学习教育的成效非常明显。但从实际情况看,也有一些同志因工作任务重、头绪多,静不下心、坐不下来、钻不进去,把学习当成负担,缺少学习的劲头;还有的停留在听党史故事层面,对故事背后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研究不深不透,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党史学习教育想要取得实打实的效果,就不能单纯地作为一项阶段性任务来对待,更不是读几页书、看几部电影、搞几次参观,就能学深学透、融会贯通的,必须大力发扬“挤”的精神、“钻”的劲头,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主动用好规定时间学、结合工作实践悟,不断加深对百年党史的系统掌握和理解领悟,切实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知根知变、知本知源、知责知进。
所谓“挤”,就是要想方设法挤出学习时间。古今中外,凡功成名就者,无不善于挤时间学习,东汉董遇读书在“冬余、夜余、雨余”,欧阳修作文多在“马上、枕上、厕上”。革命战争年代,周恩来同志在领导艰苦卓绝的敌后斗争的同时,还坚持把学习纳入《我的修养要则》第一条,并开宗明义地写到“加紧学习”;刘伯承同志无论战事多么紧张繁忙,都坚持学习不断线,他说:“工作越忙越得学,时间越紧越得挤。”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与其抱怨工作忙没时间学习,不如挤些应酬时间,挤点休息时间,利用好碎片时间,化零为整、聚沙成塔,挤出可观的学习时间。
所谓“钻”,就是要千方百计“钻”出学习效果。党史学习切忌形式主义,不能用各类场数、次数、篇数、本数、字数作为衡量标准,不能自我满足、自我陶醉,而要在学习中发扬“攻书”精神,做到学什么主题就想什么问题,特别是对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一定要深挖进去、思考咀嚼,切实把党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搞准确,把党史背后的时代背景、发展脉络搞清楚,把蕴含其中的辩证思维、战略视野和斗争艺术掌握好,务求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党员干部尤须争当奋进路上的开拓者、实践者、攀登者,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相长,主动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把党史学习教育激发出来的政治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敢闯敢试的无畏勇气,转化为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昂扬锐气,确保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立场坚定,在小事小节面前自觉慎独慎微,在急难任务面前敢于迎难而上,使学党史的成效体现在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
(作者单位:武警部队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