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中国科学家王淦昌带领团队实验发现了反西格马负超子,物理学界为之震动。当时,有人断言‘他将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有力竞争者’。然而此后十几年,王淦昌的名字再也没有出现在任何学术论文和期刊上。国内外学界纷纷猜测,‘王淦昌去哪了’?”
仲夏傍晚,在陆军研究院某所组织的“党史里的科学家”系列党史学习教育课堂上,副研究员陈桥桂的开场白,深深吸引了在场官兵。
“起初,就连王淦昌的妻儿也不知道他究竟去哪了。”陈桥桂娓娓道来:原来,1961年,王淦昌接到参与原子弹研制工作的任务,通知中明确提出“隐姓埋名,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的要求。
面对党和人民赋予的艰巨使命,王淦昌的回答只有短短6个字:“我愿以身许国!”他化名“王京”,来到了位于祖国西部的核试验基地。
王淦昌彻底“失踪”了。他的妻子吴月琴回忆那段岁月时曾说:“那时,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神秘的事业……来信地址都是什么什么信箱。我就知道他在‘信箱’里,天知道他上哪儿去了。”
经过不懈努力,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笼罩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核讹诈阴云彻底消散。
“任务完成后,王淦昌本可以回归基本粒子研究方向,向诺贝尔奖发起冲击。然而,他毅然选择留下,为中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奉献余生。”陈桥桂向官兵讲述,当王淦昌得知我国正在同步研制氢弹,他当即向组织请求加入这项工作。
1967年,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1969年,中国成功进行首次地下核试验;1976年,中国成功进行迄今最大当量核试验……一次次石破天惊的巨响背后,都倾注着王淦昌等广大科研人员的心血。
“这期间,有一个历史细节令人动容。”陈桥桂说,有一年除夕夜,王淦昌和邓稼先在核试验基地的帐篷里聊天。聊到动情处,邓稼先一把抱住王淦昌的肩头,哽咽着说:“叫了王京同志十几年,今天,叫你一次王淦昌同志吧!”
离别满头乌发,归来已是古稀。1978年,71岁的王淦昌恢复原名回到北京。谈及自己“失踪”的17年时光,他对同事说:“可以没有自己,但不能没有祖国。”
讲述至此,台下许多官兵热泪盈眶。“隐姓埋名十七载,以身许国铸重器!”该所副研究员赵延垒动情地说,“老一辈科学家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为党、国家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对我们而言,学史力行就是要传承先辈精神,将个人奋斗与祖国命运、民族复兴紧密联系起来。”
“为纪念王淦昌同志,前些年,我国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王淦昌星’。”授课临近尾声,窗外已是繁星满天。望向星空,助理研究员杜俊峰道出心声:“作为新时代军事科研人,我愿如王淦昌前辈一样,化为一颗‘长明星’,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融入祖国科研事业的璀璨星河!”
短评
践行弘扬科学家精神
■刘学武
一部军事科研史,也是科学家精神的集中展示。王淦昌悄然“失踪”17年,放弃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机会,只为让中国拥有自己的原子弹;“两弹元勋”邓稼先,为了发展国防科研事业,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几十年……新中国成立后,一大批科学家秉持党、国家和人民利益至上的信念,攻坚克难、勇往直前,不仅铸就了国之重器,也铸就了内涵丰富的科学家精神。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实施科技强军战略,为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是新时代赋予军队科技工作者的神圣使命。阔步新征程,军队科技工作者要主动从我国军事科研史中汲取精神养分,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自觉践行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强军伟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