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干燥的风,吹进野战帐篷。
蓝军指挥员张海峰,全神贯注盯着指挥工作台前显示战场态势的电子屏幕。
阳光暴晒,加上风沙打磨,他的脸变得有些粗糙,儒雅之气中平添一股沧桑感。
这是一个特殊的团队:张海峰是空军指挥学院科研学术处处长,蓝军指挥班子成员大多来自学院合同战术系。
该系主任胡儆告诉记者,这是学院首次牵头组建蓝军,参加空军某实战化品牌训练。
在这里,教员与指挥员不着痕迹地完成了角色转换,战场与课堂也在悄然之间实现了无缝对接。
如果有一款软件,能够记录下学院教学模式改革以来教员、学员向战而行的足迹,那足迹一定是这样的——
东行渤海湾畔实弹靶场,南下军事斗争准备一线,西进大漠戈壁演训场……自2018年以来,以打造“没有围墙的空战学院”为目标的他们,真正走出了“围墙”。他们的身影,越来越多地活跃在演训一线。
他们脚步的轨迹交汇重合,通向一个变幻莫测、难以预料的地方——战场。
必须抵近战场去学习战争
蓝军大比分获胜!
去年夏天,这样一个消息不胫而走,从戈壁演训场传回空军指挥学院。
既是对抗,必有胜负。这次对抗结果之所以振奋人心,是因为蓝军副指挥员是学院教务处处长黄志永。他们与某基地指挥参谋人员,共同组成蓝军指挥班子,率领部队对抗实力不俗的红方部队。
黄志永说,这次胜利,表明院校离战场更近了一步,也为我们当前阶段的教学模式改革标定了方向。
院校为战而生,首要知战能战。以前,有的教员传授知识多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在“自循环”的教学模式里怡然自得。当信息化浪潮席卷而来、作战样式发生迅猛变化时,不少人却闭目塞听、不识其变。
瞩望未来空天战场,军队院校教育要想跟上战争之变,首先要拆掉思想里的“围墙”,真正到战场上去学习战争。
早在2008年,学院就与两支部队建立了战略协作关系,定期组织开展现地教学。当时,教员、学员风尘仆仆来到位于大漠戈壁的空军某试训基地观摩。
在指控大厅,一位老教员看到屏幕上激烈的空战场面,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半晌说出一句话:“这才是战场啊!”
2018年,随着教学模式改革的深入推进,实践教学的内容和范围也得到了拓展。教员、学员由演训的后台,真正走向演训活动的中央地带——
学员由原来赴部队观摩,到参与部队日常值班和空中情况处置,再到嵌入演习演练全程同步练筹划、练指挥;教员从原来担任训练评估组、专家组成员,到成为“高参”和“蓝军司令”,在实战化训练中检验着作战指挥的理论和本领。
在作战指挥系主任鲍振峰的电脑里,有一个特殊的文件夹。里面的几个文档,详细记录着他近几年参加重大演训活动的情况。
随手点开一个文档,鼠标滚轮数秒才滑到底。粗略一算,鲍振峰每年都要参加十数项重大演练。就在接受采访期间,他还接到邀请电话——某战区组织一项演习活动,想请他和几位教员前去“助战”。
拆除“围墙”后,在教室也能观大事、知战事。在该学院,每天正式上课的时间比大部分院校晚15分钟。原来,他们专门将上级的内参信息接入课堂,每天上课前,都会组织学员学习,方便他们第一时间了解国际时事和最新军情动态。
学院教务处参谋辛涛介绍,他们把部队演训一线的实践成果及时归纳整理成教学案例,纳入学院的战例库。教员有需要的话,可以随时调取使用,确保了案例的含“新”量、含“战”量。
“走近你,才能读懂你”,这句话用在副教授叶建华身上再合适不过。近3年来,他紧盯联合空中作战指挥急需,深钻细研指挥控制理论难题,先后参与军委、战区和空军12项重大课题。
演训实践的淬火,使叶建华迅速成长为教战研战的优秀骨干,被评为空军军事训练先进个人。
紧跟时代奔跑,才可能不被抛弃
在空军指挥学院合同战术教研室主任王金涛的案头,有一本《以学员为主体的研究式教学实施办法》,题目下方写着:4.0版。
王金涛介绍,从2018年至今,研究式教学实施办法已经经历了4次比较大的调整完善。
版本,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的一个高频词。
比如,教材版本。现在,每个新期班开课前,教员都会对教材进行补充完善。即使是一门老课,有的教员也会花一两个月时间,调整相关内容。
学院教学督导组组长刘刚说,小步快跑,加速迭代,既是信息时代的特点,更是信息时代的需要。现在,战场在变,部队在变,时代在变,世界在变,而且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深刻。教育本身是变化发展最快、最活跃的领域之一。身为教育者更需要时刻关注、敏锐应对这种变化。
变化,难免会带来阵痛。2018年,根据联合作战需要,学院以指挥能力、领导能力为基本模块,借鉴世界军事强国研究成果、前沿作战理论和部队战备训练经验,全面重构课程体系。
不少曾经给学院增光添彩的“精品课”,因为内容陈旧而抱憾“落幕”;有的新开课程是之前从未涉猎过的领域,但因为和作战紧密相关,很快被纳入课程体系。
那段时间,整个办公楼晚上灯火通明,不少教员办公室里都摆着折叠行军床,加班赶进度成为常态……
当年,重点班次近70%的课程都完成了重构调整!
新开设的《战争理论与实践》这门课,授课时间只有14天,但构架体系涵盖军事哲学、军事历史、空军战略等,囊括了上百年战争发展史。为了备好这门课,院领导几次参加集体备课,多次旁听试讲。
军事战略教研室副教授邹轶男是这门课的负责人。她回忆,备课期间,仅课程主体框架就经历了3轮修改。每次修改都要搜集大量资料,从数十本书里反复筛选战例训例。当时,就连去食堂,大家都是步履匆匆。
身处大变革时代,军队加快从机械化到信息化复合过渡,智能化初露端倪。明天,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应对这种变化,唯一途径就是奔跑。只有努力奔跑,你才可能不被时代抛弃。”邹轶男说。
着眼未来联合作战,合同战术教研室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当时,某空防基地在联合作战指挥体系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是再等等,还是先干起来?他们毫不迟疑地选择了后者。
合同战术教研室主任王金涛带领教员反复研读某部试点成果,主动和空军机关对接,带着问题赴基地进行深入调研。他们经过20多轮集中攻关和不断完善,编写形成相关筹划指南。
2019年,学院迎来了空军“军旅级指挥员轮训班”,合同战术教研室正是这个班的牵头组训单位。他们以这本指南为支撑,对作战指挥专题授课内容进行全新设计。结业前,学员对授课质量给予高度好评。
欲制胜未来,必须勇于抢占高地
前不久,空军指挥学院师生观看了一堂对话首任院长刘震的情景党课。
在穿越时空的对话中,老院长刘震深情回忆道:当初成立学院,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把革命战争年代,特别是空军作战建设实践中零碎的、不成形的经验,总结归纳提高,形成带有指导性的系统理论,并用它教育培训我们的学员,更好地指导推进空军建设和对敌斗争。
自组建之初,这所院校就明确了自己的使命——抢占空军军事理论的前沿高地,助推空军战斗力实现螺旋式上升。
实现螺旋式上升,必须大胆突破,打通从理论到实践的“任督二脉”。教授薛碧峰记得,当年,他来到高原演训一线,一眼就看到屏幕上部队为了区隔空间而标注的红色蓝色线条。
为此,薛碧峰兴奋不已:原来自己关注的课题,部队也在研究。他形容那一刻,就像两个在黑暗中摸索的人,一下子碰触到了对方。
未来空战,不同军兵种部队都会参加,如何加强空战场规划至关重要。薛碧峰打比方说:“空中既没有交警,更没有指示牌,如果规划不好就容易发生误击误撞等问题。”
早在2015年,薛碧峰就对空战场规划产生了强烈兴趣。近几年,随着部队联合训练不断深入,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简便易行、大家都认可的空间管理规则。对此,不少任务部队积极探索,在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好做法。
2017年,薛碧峰随工作组到部队进行帮带。其中,空战场规划就是他调研的重点课题。看到部队已经取得实践成果,本就高原缺氧、心情激动的他愣是一夜未眠。返回学院后,他抓紧梳理相关成果,主动向院领导申请,要给大家讲一课。
课讲得很成功,空军机关一些干部也闻讯前来旁听。显然,他们意识到这个课题对打仗有多重要。
一位哲人说,现实的世界是你看得见、摸得着的,本质的世界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才是真理的世界。
对一所军校而言,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发挥理论优势,将来自演训一线的感知提炼总结、梳理归纳,使之变成真知。
随后,一个由机关、院校、部队人员组成的空战场规划课题组成立,薛碧峰任主要负责人。
五年磨一剑。经过课题组艰难攻关,2021年4月,一本关于某空战场规划方法作战运用的教材问世并下发部队。下一步,这个应用方法还将在更大范围推广。
供给侧又一次精准地对接了需求侧。今年5月,薛碧峰接到3家不同兵种单位的授课邀请。部队官兵对先进理论的欢迎程度,令人振奋。
欲制胜未来,必须勇于抢占高地。这样的视野、胸怀和担当,才是一所军事院校所应当具备的。
开放的课堂,孕育强军的种子
2020年,空军指挥学院派出教学骨干编入蓝军指挥班子,全程参加某实战化训练对抗。
担任蓝军副指挥员的黄志永,手握话筒坐上指挥席位。尽管有些不习惯,他们还是运筹帷幄,大比分将对手击败。
胜在哪里?黄志永微微一笑,指了指脑袋:我们比他们会运筹、会计算。
这次获胜,本质上就是“提升学习力和思维力”的一次胜出。
学习力、思维力与实践对接,并成功指导实践,是院校想要教育和引导学员达到的最终目的。
为检验学习效果,一位教授曾抛出一个问题:“信息化时代,指挥员的位置,究竟该在地面指挥所,还是应该在空中指挥所?”
学员们思考片刻,纷纷给出答案。一位学员说:“只要信息网络畅通,在网络任何一个节点上进行指挥,都没有问题!请看发生在去年的两个真实战例……”
对这一答案,教授没有评判,而是用欣赏的目光望向这个学员,就像老农看着一株破土的嫩苗。
这位教授说,当大多数人用机械化模型来思考时,有人已经开始用信息化网络化的大脑去研究问题。这,就是认知的升级,也是学院推行教育改革之后收到的效果。
系统之内是常识,系统之外是见识。教员、学员在质疑中学习,在研讨中增智。他们更加注重让这种能力通过战场淬火,转变为“阅读”战争并打赢战争的实战能力。
通过改造学习,他们将课堂对接沙场,能力的边界得到拓展,能力的应用有了靶向,一个个指挥作战的金点子、新手段在战场的胎床上孕育而生……
副教授邹轶男认为,真正的高手比拼到最后一定是拼内功,教学骨干首先要练成这样的内功,然后才能传授给学员。
政治工作系副主任付土旺说:“能力培养,好比送给学员一粒种子。在广阔的实践沃土里,种子总是会发芽的。然后,通过他们辐射到部队,转化成更多的能量。”
学会运用所学所思,灵活应对未来战场的不确定性,这就是改造学习并且开放课堂的重要价值。
空军指挥学院教学楼前,矗立着一尊雕塑,象征三架战机的钢铁结构伸向云天。从空中俯瞰,它们又像是一粒种子绽出新芽。
塑造空军未来的领导者、制胜空天战场的指挥者、推动空军发展的建设者,首先要学会在头脑的“风暴”中感知战争、阅读态势、临机应变,才能更加从容地走向部队、走向战场、走向未来。
我们相信,千万颗种子一定会从这里破土而出!
版式设计:梁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