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军地周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抱团石榴籽”的抱团效应

——武警河南总队南阳支队机动二中队指导员阿迪力江爱民助民写真


■刘俊耀 姬鹏飞 本报特约记者 翟小伟

阿迪力江(后排左三)和战友一起,与少数民族群众共同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民族政策 汪 炜摄

4月29日上午,在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中医院,一名老年男子突发心脏病陷入昏迷。一位年轻的武警警官当即跪在地上,利用在部队学习的心肺复苏技能实施抢救。随后,武警警官又协助医护人员把老人送往抢救室。最终,老人转危为安。

这位年轻的武警警官,就是武警河南总队南阳支队机动二中队指导员阿迪力江。

一切并不偶然。爱民助民,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阿迪力江和战友们的自觉行动。2020年10月20日,在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他所在中队受到表彰,成为25个全国拥政爱民模范单位之一。

阿迪力江作为维吾尔族警官,曾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熟悉他的干部群众称赞说,他就像一颗红彤彤的石榴籽,在“抱团”的民族大团结中做榜样、当表率,发挥着特有的“抱团效应”。

追随父辈选择参军报国

好家风哺育好儿郎

从新疆到河南,跨越数千公里,阿迪力江在军营中一步步实现了青春价值。每当谈起取得的荣誉,他总是说,红色家风是自己成长的“沃土”。

“我们家世世代代都要听党话、跟党走,这是爷爷留下的家风。”在阿迪力江的手机相册中,爷爷珍藏的那枚红色党员徽章,无声地讲述着一家三代的忠诚与传承。

阿迪力江的爷爷那买提·克里木,出生在新疆喀什一个世代贫苦的农牧民家庭,儿时常常吃不饱、穿不暖。1962年,那买提从喀什地区卫生学校毕业,主动申请到条件艰苦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51团,当起了一名医疗志愿者。

“一天要吃三顿土,白天不够晚上补。”那里条件十分艰苦,那买提任劳任怨,经常骑马深入乡村、牧区开展义务巡诊,参与医院的各项急难手术。凭借精湛的医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那买提赢得了各族群众好评和组织上的认可,后来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爷爷熏陶下,阿迪力江的父亲阿合买提江从小怀着对党的感恩之情,青年时代参军报国,在边疆一干就是40年。这期间,他长期致力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先后多次被表彰为“拥政爱民先进个人”和“民族团结典范”,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

红色家风,代代传承。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听着祖辈父辈戍边固边故事的阿迪力江,从懂事起就萌生了像父亲一样参军报国的念头。2012年6月,高考成绩优异的阿迪力江本来可以选择心仪的大学和专业,他却毅然决定填报军校,最终被武警警官学院录取。

军校毕业时,阿迪力江原本可以回到家乡新疆工作。得知内地急需一名少数民族干部,他再次作出选择:到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

争当“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

好作风锻造好样子

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气候环境不一样,饮食习惯有差异,语言交流有困难,各种想到和想不到的难题扑面而来。

“爷爷当年面对那么艰苦的环境义无反顾,父亲在边疆辗转多地一直无怨无悔,作为军人后代,我也应该像他们那样勇敢迎接挑战和考验。”阿迪力江从长辈们的经历中读懂了成长密码。

为了尽快适应部队要求,阿迪力江坚持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进行10公里晨跑。没有巡逻任务时,他从最基础的课目练起:力量不够,就肩扛沙袋负重训练;据枪不稳,就把弹壳放在枪口上苦练瞄准;武器装备不熟悉,就仔细研究各种武器装备性能。

积厚成势,行稳致远。仅仅半年多时间里,阿迪力江累计跑步1850公里,体重从106公斤骤减到74公斤,还能熟练操作中队所有装备,军事素质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阿迪力江所在中队驻地镇平县石佛寺镇,是一个多民族群众聚居的地方,这个中原小镇是中国有名的玉雕产品加工销售集散地和玉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先后荣获“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乡镇”等,并荣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每天客流量达10万余人。中队担负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保护驻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阿迪力江和战友们创造性开展工作,努力把中队建设成一支反恐处突战斗队、民族团结工作队和法律政策宣传队。

多年来,在阿迪力江2000余次带队巡逻过程中,他协助公安民警打掉各类犯罪团伙7个,抓获嫌疑人80多人,缴获凶器300多件,为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共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社区

好民风军民同受益

2016年,肉孜·买买提从新疆喀什来到南阳做玉石生意。刚到镇平县石佛寺镇那会儿,他既不适应内地的气候环境和饮食习惯,还常常因为语言不通与顾客沟通困难,生意越做越不如意。他的妻子还常年患病卧床,需要人照顾,女儿转到内地后学习吃力,成绩明显下滑。压力重重,肉孜·买买提萌生了返回新疆的念头。是阿迪力江和战友们及时伸出援手,肉孜·买买提一家才走出了困境。

在一次家庭走访中,阿迪力江得知肉孜·买买提的实际困难后,当即联合社区为他建档立卡,并主动与他结成帮扶对子,还推荐几名商户对他帮带。很快,肉孜·买买提汉语水平明显提升,生意红火起来,女儿的学习成绩也逐渐提高并稳定下来。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群众所盼的就是我们要干的。”阿迪力江由此举一反三,与“天下玉源”社区联手,军地双方联合开办“国家通用语言培训班”,遴选20余名优秀官兵担任少数民族群众汉语辅导教师,对社区少数民族群众进行汉语辅导,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当地生活。

当地政府在“天下玉源”市场以东200米处,修建了8栋408套公共租赁住房,并配套建设了幼儿托管中心、小超市、图书室、卫生室等公共设施,入住了一批少数民族群众。支队政委王国强介绍,在阿迪力江协调下,中队先后与15户维吾尔族商户结成共建互助对子。

阿迪力江和战友们联合驻地相关部门,积极开展“3+1”军警民共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社区活动。实践中,官兵们同驻地少数民族群众同唱红色歌曲、一起学习党的政策;巡逻间隙,在社区设置法律宣传展板,制作双语传单积极宣传民族政策,在维护民族团结中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模范社区民风好,军民团结同受益。如今,不少少数民族群众见到巡逻官兵时会热情地打招呼,送来水果食品等慰问品,“武警官兵亚克西!”“有困难找武警”,已经成为驻地各族群众的共识。

有感而发 ■王照堂

崇高责任 光荣义务

阿迪力江的经历和各族群众对他的认可,令人感动,发人深思。

他是一位少数民族警官,通过他和战友们的故事,我们感受到军民团结和民族团结释放出的巨大能量,为各部队尤其驻民族地区部队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有益启示。

军民团结带动民族团结,需要发扬我党我军优良传统。革命战争年代,民族地区群众往往先从人民军队身上、从人民子弟兵身上认识我们的党。新中国成立后,每个时期的双拥工作具有不同特点规律,但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会改变,人民子弟兵把驻地当家乡、视群众为亲人,把人民群众利益高高举过头顶,把党的关怀送到人民群众心坎上的自觉行动不会改变。

民族团结深化军民团结,激发各族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群众的事群众办,社区的事大家办,各族群众的团结大家共同来维护。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新时代革命军人有责任、有义务当好民族团结的表率,当好军民团结的榜样。

职责所在,使命所系,决定了自觉当好军民团结与民族团结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是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崇高责任和光荣义务。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