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1日这个重大而庄严的日子,我聆听了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习主席“七一”重要讲话,回望光辉历史、擘画光明未来,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习主席在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习主席还深刻指出:“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欺负、压迫、奴役过其他国家人民,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同时,中国人民也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听到这庄严的宣示,铿锵的声音,作为一名军队作家,心情格外激动。多少回血与火的英勇斗争,多少个前仆后继的英雄身影,人民军队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证明了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在6月29日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29位功勋模范党员获得这一党内最高荣誉,其中就有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柴云振。
恢宏的史诗,需要广大作家去书写。2020年,我创作出版的长篇纪实文学《迟到的勋章》,讲述的就是柴云振孤身阻敌、气壮山河的战斗经历,以及他隐功埋名、不改初心的人生传奇。能用文学的方式对这位著名战斗英雄的人生历程进行全面挖掘呈现,让柴云振同志的英雄事迹重归读者视线,这是我作为一名军队文艺工作者的光荣。
一枚迟到33年的勋章,镌刻下柴云振的荣耀战功;也标记着他对苦与乐、得与失、生与死的朴素认识。我从柴云振当年的军、师领导的回忆中,从他的战友、亲人和乡亲的讲述中,多角度地呈现柴云振的淬火之路、心灵之路。
《迟到的勋章》创作完成后,在书的封面上,我写下这样一段话:“……一位抗美援朝老兵的生死传奇,无数志愿军将士的英雄图谱,千百万中国军人平凡而伟大的精神缩影……”
从南昌城头的惊世枪声,到巍巍井冈的卓绝斗争;从长征路上的前仆后继,到太行山上的抗日烽火;从建设年代的激情燃烧,到强军路上的大潮奔涌……人民军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脚踏祖国的大地,背负民族的希望,在血雨腥风中奋起成军,在硝烟烈火中百炼成钢,用血肉筑起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在这一过程中,每一面战旗都浸染着英雄们的青春热血,每一枚勋章都镌刻着他们的不朽传奇,揭示出一个百年大党不断战胜艰难险阻、不断创造奇迹的血脉基因。
今天,无论是张富清还是柴云振,都受到了党和人民的崇高褒奖。无论岁月如何流转,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曾经出生入死、为国奋战的英雄们。从这个意义上说,最高的礼赞,属于普通却不平凡的他们,亦属于每一个奋斗着、奉献着的中国共产党人。
我最难忘的是10年前采访完柴云振老人,送他回家的情形。那时,老人因意外摔伤,行走艰难,然而,他坚决拒绝任何人帮忙,也拒绝了我的搀扶,坚持自己拄着拐杖一步步挪回家。他用紧握过钢枪的手,紧紧拄着双拐支撑起身体,奋力向上跨越一级级台阶,就像战士攀缘在铁索桥上,就像一次坚定无声的突击……
那时,仰望着老人坚韧沉默的身影,我的热泪奔流而下。
“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我从“七一勋章”获得者身上看到了这些可贵的精神品质。在人民军队的行列里,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他们都保持着一种“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忠诚、执着的鲜明品格。正是这种品格,让他们在逆境之中自强坚守,在顺境之时也从不居功自傲。他们既战胜了敌人,也战胜了自我;他们既赢得了勋章,更超越了名利……创作《迟到的勋章》时,我正是通过挖掘柴云振对苦与乐、得与失的认知,塑造出这位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平民英雄形象。
一支军队里有千千万万个柴云振这样的忠诚战士,没有什么奇迹是他们不能创造的,也没有什么敌人是他们不能战胜的!走近英雄的过程,就是我们心灵经受洗礼的过程。
习主席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用钢铁一般的信念构筑起新时代的钢铁长城,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对于军队文艺工作者来说,就是要不断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创作养分,用英雄血脉夯实创作之基,用使命担当扛起强军之责。我将用手中的笔生动记录人民军队的光辉历史,特别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重塑浴火重生的强军历程,去不断丰富这雄浑壮美的英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