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来,武警江西总队各支队陆续开展了抗洪抢险应急演练。武警抚州支队卫生队军医陈峰根据官兵在抗洪抢险应急演练中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总结了一些简单实用的健康知识,分享给战友们。
中暑—迅速降温是关键
烈日当空,武警抚州支队官兵正在河边开展抗洪抢险应急演练。陈军医在巡诊时发现,战士小王面色发红、大汗淋漓,立即让他到树荫下休息,并为其测量体温。体温计显示,小王体温达37.8℃。
部队开展抗洪抢险应急演练期间正值三伏天,天气高温闷热,加上水面受日晒蒸发,空气湿度相对增大。官兵长时间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训练,体力消耗大,机体应激耐受能力下降,容易发生中暑。
根据发病程度,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先兆中暑多表现为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心悸、恶心、胸闷、四肢无力等,体温正常或略微升高(不超过38℃);发生轻症中暑时,体温通常在38℃以上,但不超过40℃,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症状,或有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发生重症中暑时,体温往往在40℃以上,可能出现肌肉痉挛、手足抽搐、血压下降、神志模糊、晕厥等症状,甚至引发热射病,主要表现为高热、昏迷、无汗等。
官兵一旦发生中暑,要立即改变高温和不通风的环境,迅速降低体温,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酸中毒。其中,迅速降低体温是关键。若出现先兆中暑症状,不要惊慌,应及时到阴凉通风处平躺休息,饮用凉茶或生理盐水,也可酌情选用十滴水、藿香正气水、仁丹等药物;若出现轻症中暑症状,应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平躺休息,同时解开衣服,用冰块、湿毛巾对患者头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进行冷敷,或用凉水擦身,帮助身体散热;若出现重度中暑症状,在采取急救措施的同时,要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隐翅虫—小心驱赶勿拍打
在装填沙袋作业地,战友们正用铁锹将黏土装进编织袋。突然,战士小张感觉到一只虫子落到脖子上。小张随手将其拍死。没过多久,他的脖子出现发红、起泡等症状。军医检查后,初步诊断为隐翅虫皮炎。
隐翅虫体型较小,形似大蚂蚁,大多栖居在潮湿的草地、菜园、树林中,在夏季较为活跃。它体内含有强酸性毒液,接触到皮肤时,容易引起隐翅虫皮炎,主要表现为疼痛灼痒、有片状水肿性红斑或小脓疱,严重的还会出现发热、头痛、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
官兵在野外训练或执行抗洪抢险任务时,最好穿长袖衣物,尽量避免皮肤暴露在外。如果发现隐翅虫落在身上,不要用手拍打,可通过吹气或手指屈弹的方式将其赶走。若暴露皮肤突然发红,有紧绷、灼热和辣痛感,应及时用清水或苏打水、肥皂水反复清洗。如果疼痛处出现密集小丘疹、丘疱疹,可在医生指导下外用炉甘石洗液、糖皮质激素软膏等药物。同时,注意局部卫生,避免抓挠、挤压、摩擦患处。
皮肤软组织擦伤—做好消毒和止血
烈日炎炎,武警某部官兵正在进行紧急加固堤坝作业。战士小李因扛、卸沙袋次数过多,肩膀部位的皮肤被磨破了。巡诊军医发现后,立即对他的伤口进行了处理。
官兵执行抗洪抢险任务时,需反复扛沙袋,可能导致肩、背部皮肤擦伤。如果未及时处理,易引发伤口感染,出现化脓症状。当出现皮肤破损时,首先要对伤口进行消毒,可先用清水冲洗伤口,去除破损皮肤表面的泥沙及其他异物。再用双氧水和碘伏,对创口周围皮肤交替消毒2-3遍。双氧水清洗伤口后会产生泡沫,要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消毒时应由内往外,即沿伤口边缘皮肤向外扩大。若伤口较深、污染较重,应让医务人员处理。消毒完成后,可用消毒纱布包扎伤口。包扎时要松紧适度,以免影响血液循环。若伤口流血不止,可用直接压迫法止血,即用手指或手掌按压伤口,依靠压力阻止血流,或用干净纱布压迫伤口止血。
溺水—沉着冷静勿慌张
“现在的情况是堤坝处出现管涌险情,开始处置!”指挥员一声令下,战友们立刻开始作业。作业过程中,战士小李突然脚底打滑,摔进河水中。附近战友看到后,连忙赶来将其救起。
官兵在抗洪抢险过程中,可能发生溺水事故,如果施救不及时或措施不当,会引发严重后果。若官兵不慎落水,不要慌张,保持头脑清醒。如果会游泳,应在保持体力的情况下,游向岸边自救;如果不会游泳,可依托救生衣带来的浮力浮在水面上,同时头顶向后,口向上方,将口、鼻露出水面。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尽可能使身体浮于水面,以等待他人救援。注意不要将手上举或拼命挣扎,这样容易使人下沉。
救护者施救时最好携带救生圈、木板,或使用皮划艇、冲锋舟进行救援。如需下水营救,应尽可能脱去外衣裤,尤其要脱去鞋靴。营救时最好从背后接近溺水者,防止被溺水者紧抱缠身。如果被抱住,不要相互推拉,应放手自沉,使溺水者松手,再进行施救。将溺水者救起后,首先要判断其有无意识。如果溺水者意识清醒,应及时更换身上的湿衣服。身边战友可拍打溺水者背部,使其将误吸入气管里的水咳出,然后送往医院检查治疗。如果溺水者意识模糊,心跳、呼吸微弱或停止,应立即采取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同时送往医院治疗。医务人员到来前不要放弃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