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十五版)
坚守匠心,持之以恒不断创新。2013年,孙红梅组建成立“红梅工作室”,吸纳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培养潜质的年轻技术骨干,主攻科研项目开发、故障攻关、技术创新。成立当年,孙红梅带领团队修复一批某型军用飞机发动机机匣,通过开“窗口”利用镜面反射原理精准把脉,配合仰焊将漏气部位修复,且误差控制在0.003毫米,仅有头发丝(0.075毫米)的1/25,帮助30多架飞机重返蓝天,这道工序也被命名为“镜面反光仰焊法”推广使用。
孙红梅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418 孙景坤
孙景坤,男,汉族,1924年10月生,中共党员,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村民。
革命战争年代,他冲锋陷阵、屡立战功,经历生与死的考验,用热血青春诠释革命战士的赤胆忠心;和平建设时期,他深藏功名、扎根乡村,带领村民改变家乡贫困面貌。他把一生投入到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事业中,用敬业奉献彰显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许党报国,戎马生涯战功赫赫。1948年1月,24岁的孙景坤报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部队南征北战,先后参加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解放海南岛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曾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被授予抗美援朝一级战士荣誉勋章。1952年10月,在配合上甘岭战役的一场战斗中,身为副排长的孙景坤和战友们在增援161高地战斗中英勇作战,展现出过人智慧和胆识。
艰苦奋斗,带领村民共同致富。1955年,孙景坤复员,他放弃留在城里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回乡务农。作为生产队长的孙景坤,早出晚归,奔波忙碌。他带领村民大力发展粮菜生产,加强山城村建设,用几年时间栽下13万棵松树和板栗树;洪水侵蚀农田,他带领村民建起简易大坝,挡水造田。当时,没有机械化设备,他带头用筐挑、用肩扛,运送土石,不仅建起大坝,保住集体财产,还改造耕地100多亩,增加了集体收入。改革开放以后,他组织乡亲们成立共同致富小组、扶贫致富小组,还把自己分到的40亩地无偿分给从外省迁来的贫困户。他把好耕地让给乡亲们,把好房子让给贫困户,把招考机会让给其他人。在他心里,群众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即便是后来不再担任村干部,孙景坤仍然深受村民敬重。
淡泊名利,深藏功名无私奉献。孙景坤将功勋荣誉压在箱底,从未向别人提及,就连儿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只知道父亲是一位老兵、上过战场。孙景坤从来没有向组织提过要求、要过待遇。2016年5月,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征集历史文物资料,孙景坤捐献自己的立功证书、立功喜报和部分老照片。这时,他的英雄事迹才广为人知。
孙景坤被授予“七一勋章”,荣获“时代楷模”、辽宁省道德模范等称号,入选“辽宁好人”。
419 孙滨生
孙滨生,男,汉族,1962年2月生,中共党员,航空工业昌飞公司飞机钣金工。
在江西,有一位工匠,39年来,他甘于寂寞、爱岗奉献,坚守飞机钣金零件制造一线,历经无数次敲打磨砺,成为钣金车间关键件、重要件、特急件任务的“119”,加工零件一次合格率达100%。他,就是孙滨生。
飞机的钣金零件大多是手工制造,核心部位的零件都是由人工一点一点敲出来的。这对工人的手艺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业精于勤,孙滨生说:“有时一个钣金复杂件就得1万多锤,要干,就干精品!”
在日常工作外,孙滨生时常翻阅业内书籍,琢磨如何突破现有的技术。他总能不断改进创新工艺加工方法,自己制作一些简易工装来加工零件,解决许多工艺与设计很难协调的技术问题,提高航空产业钣金钳焊加工成型质量,得到客户和外方专家的一致好评。
凭着过硬的技术,孙滨生在直8、直10、S92型直升机大部件科研生产,以及对外合作S76D、A109等型号研制中,解决了大量钣金制造关键技术问题,为多个型号直升机立项作出了突出贡献。在直10研制过程中,他通过革新制造技术、改进制造工艺,实现了产品的高质量交付。
在遇到突发技术难题的关键时刻,孙滨生顶得上、拿得下。有一次,该车间在承接国外订单后,生产出来的蒙皮因搬运不慎,导致有些微瑕疵,孙滨生仅仅用3天时间就将蒙皮修复成功,并且挑不出任何瑕疵。类似的事情还有不少,孙滨生前往某部队修复飞机尾门,经过一番敲敲打打,他甚至在没有敲掉一丝漆的情况下,就将已被视为“报废”的尾门修复好;参加国产航母重点任务,他连续工作38小时,顺利保障了航母的交付。
他主动担起车间现场技术指导,做好技能传承、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工作,组建“孙滨生劳模创新工作室”。牵头完成较大技术攻关13项,其中2项获得全国QC优秀课题,申请国家专利20项,多项课题获得航空工业、省、市及公司科技进步奖。培养出3名高级技师、8名技师以及30多名高级工。
孙滨生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等称号。
420 杜发荣
杜发荣,男,汉族,1926年6月生,中共党员,陕西省城固县军干所离休干部。
战争年代,他为人民解放事业出生入死,9次立功、多次受奖;和平年代,他为军队和地方建设事业忘我奉献,被誉为深藏功名、一生奉献的“汉中老英雄”。
戎马生涯,出生入死立战功。1947年9月,杜发荣参军入伍,当时正值解放战争,参加河南驻马店战斗、铁门战斗、南平集战斗,以及两次解放洛阳和豫西、豫东战役,参加淮海、渡江、解放大西南、解放华南等重大战役。在1948年11月解放南阳战斗中,杜发荣一发炮弹打掉敌人一个班。新中国成立后,参加西南剿匪、西康剿匪。战斗中,他多次负伤,脊椎被炮弹擦伤导致错位。多年来,他荣立一等功1次、大功3次、中功2次、小功3次,被授予解放奖章、胜利功勋荣誉章等。
扎根边疆,奉献书写爱国情。“做任何工作都要尽心尽力,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这是杜发荣写在笔记本上的话。20世纪60年代,经杜发荣主动请缨,部队将他调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公安大队巍山中队工作。1974年退休后,他又向组织提请到云南省洱源县义务从事征兵和民兵训练工作,继续为党和人民服务。一次,为了解一位入伍新兵家庭情况,他从云南赶到山东实地调查,只为给国家选出最优秀的士兵。有人请求他放宽入伍条件,都被他拒绝。他这一干就是12年,直到1986年才回到家乡城固。
初心不改,严以律己正家风。杜发荣立下“有困难自己解决,不占公家便宜”的家规。他自己以身作则,去医院看病坚决不用公车。他对子女要求十分严格,从小就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20世纪90年代末企业改制,他的二儿子和小女儿先后下岗,杜发荣从来没有为子女的就业问题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他说,“我是老党员,不能为私事给党和政府添麻烦,子女的工作靠他们自己解决。”
杜发荣荣获陕西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421 李玉兰
李玉兰,女,汉族,1964年3月生,中共党员,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和科技局退休干部。
李玉兰秉持“帮助群众拔掉穷根”的信念,年过半百,主动请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全身心投入打赢脱贫攻坚战之中,被当地群众亲切称为“书记大姐”。
身先士卒,立志扎根农村。为救治患病孩子,李玉兰早年间曾欠下数十万元债务,对贫困家庭有一种特殊感情,而且也曾经在村里担任村党支部书记6年,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一直是她心里的愿望。2015年,李玉兰到隆治乡桥头村任“第一书记”。这一干就是5年多。到村以后,她对全村424户村民进行逐户摸底调研,多次与村两委班子成员沟通,学习政策统一思想,精准施策开展帮扶。李玉兰与村两委把争项目、抓产业、促发展作为精准脱贫的重头戏。2016年,全村种植软梨300亩,每户贫困户种植2亩以上。
5年时间,她累计落实项目资金1800余万元,引导村民回村投资2800万余元。先后建成家庭小牧场4户,引导贫困群众发展产业;修建了一个800平方米的冷藏库,解决了软梨无法储存的难题;建成软梨酒厂,为产业化发展开辟新路;还建成乡村旅游接待中心。几年下来,村里的面貌大变样,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建成了,幼儿上学难、群众出行难问题解决了,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有场地了,农民也实现了租赁土地有租金、合作社务工有薪金、年底有分红金的“三金”梦想。
2019年,李玉兰即将退休并离开桥头村。村民们知道这个消息后,连夜写请愿书,摁上200多个红手印交到县里组织部门,请求留下玉兰书记。面对老百姓的盛情挽留,55岁的她决定继续留任为乡亲们服务。
李玉兰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青海省优秀第一书记称号,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
422 李 兰
李兰,女,汉族,1976年12月生,中共党员,广东省茂名市社会福利中心主任。
李兰25年来始终坚守福利机构服务一线,精心照顾每一名孤残儿童,从一名普通医生成长为福利院的“当家人”,被孩子们亲切称为“院长妈妈”。
1996年,李兰医学专业毕业后,毅然选择到茂名市社会福利院当一名医生,从此与社会福利事业结下不解之缘。福利院的工作又苦又累又脏,面对的是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孤残儿童,不仅要为他们喂奶、喂饭、洗澡,还要倒屎、倒尿、换尿布,李兰从不嫌弃,毫无怨言,在艰苦的岗位上坚持下来。
李兰全身心投入福利院各项工作中,对全院200余名孤残儿童和近100名老人的情况了如指掌,每一个服务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她都牢记在心。25年来,李兰带领团队累计送养孤残儿童、弃婴2000余名,为社区200余名脑瘫儿童进行康复治疗,康复有效率达100%,免费为社区老人服务超过10万人次。
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勇于担当,让李兰成长为福利事业领域一专多才的引领人物。她是茂名市民政系统第一个取得中级社工师资格人员,是广东省优秀社工骨干;她创造的“祖母+护理员”融合模式,成为业内推广的先进经验;她带领康复团队研究脑瘫儿童康复治疗方案,康复效果有效提升;她带领团队独创的“针刀疗法+石膏矫形”治疗先天性马蹄足,属国内福利机构首创;她开创的“茂名养育模式”,被国内多家福利机构学习采用;她率先提出“全人照顾”安老服务理念和“医、康、教、护”四位一体全人康复理念,摸索出具有茂名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李兰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广东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423 李 凯
李凯,男,汉族,1990年8月生,中共党员,西南石油大学党委宣传部网络文化与管理科副科长。
作为一名“90后”第一书记,李凯响应号召,奋战在大凉山脱贫攻坚一线。他带领贫困群众努力实现产业强、村民富、新村美的梦想,为脱贫攻坚挥洒着青春汗水。
全情投入,再苦也不怕。2018年6月,李凯第一次踏上大凉山这片土地,来到昭觉县日哈乡力史以等村参加扶贫工作。尽管当地的贫困状况让李凯失眠了一周,但是当地群众的真诚、淳朴和热情让他倍感温暖,也让他下定决心,要踏踏实实把工作做好。2018年9月的一天深夜,李凯和同事在乡政府忙完工作后搭乘车辆回村。在路上突遭大雨,车子途经一个路口时不慎坠崖。万幸的是,车辆被卡在半山坡的滚石中,他和两位同事赶紧打开车窗逃生。第二天,李凯在县医院简单检查治疗了一下,就回到岗位继续工作。平日里,李凯还配合各级干部和帮扶队员,走村入户,访民情、听民意,扎实推进村落环境卫生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健康、法治文化宣传等工作。2019年5月,他担任日哈乡综合帮扶队办公室主任,牵头制定的队伍管理制度成为全县综合帮扶工作亮点,所在工作队荣获“凉山州脱贫攻坚十佳乡镇工作队”称号。
全心奉献,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因工作出色,2020年2月,李凯任深度贫困村三河村第一书记。到任后,他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一低七有”目标,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参与规划建设9个易地搬迁安置点,惠及816人;实现安全饮用水入户;建成9.6公里的通村柏油路,20.3公里通组入户道路;在全村规划建设4处幼教点;全村群众均实现签约医生服务,贫困户医疗保障实现100%覆盖。2020年全村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11245元。2020年底,三河村退出贫困村序列。现在的三河村,是四川省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之一,是长征干部学院实践教学点,也是全国首批脱贫攻坚考察点。
李凯荣获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称号,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424 李顺清
李顺清,男,汉族,1962年7月生,中共党员,重庆市长寿区葛兰镇盐井村村民。
上世纪80年代,他在老山前线迎着炮火渗透侦察353天,荣立一等功;退伍回乡深藏功与名进工厂,在机修一线默默奉献;工厂破产后艰苦创业,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李顺清以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的奋斗实践诠释敬业奉献精神。
他是保家卫国的“侦察员”。1981年,19岁的李顺清参军入伍,很快从一名战士成长为侦察班班长。1985年,李顺清随部队奔赴老山前线,负责侦察收集战斗情报工作。要执行好侦察任务,他不仅要克服潮湿溽热、毒虫出没的自然环境,还要躲避防不胜防的地雷、突如其来的炸弹。在炮火纷飞中,李顺清机智顽强地坚守二十五号高地353天,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李顺清因作战英勇,表现突出,荣立一等功1次,荣获“战地模范党员”称号。
他是敬业奉献的“特种兵”。1987年,李顺清脱下军装告别军营,被安排在原四川染料厂当机修工人。他很快熟悉了工作,就在爱情事业双丰收的时候,病痛却找上了他。他的手指关节红肿疼痛,被确诊为很难治愈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厂里想给他换个工作岗位,他没有同意,而是克服病痛,在机修工的岗位上坚持了16年。一只手无法提起工具箱,他就在腰间拴一根皮带,将扳手、钳子、螺丝刀等工具挂在皮带上,像一个全副武装的“特种兵”。车间领导、同事、家人心疼不已,可李顺清总是说:“比起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这不算什么。”
他是带领群众致富的“排头兵”。2003年,原四川染料厂破产,不愿给组织添麻烦的李顺清,主动选择病退,和妻子一起回老家种地。从种柑橘、挖鱼塘开始,经过10多年的努力,他已经从“门外汉”变成“土专家”。如今,他发展起60亩水稻、60亩鱼塘、70亩果林,其产业涵盖特色种植、绿色养殖、“采摘游”等。日子越过越好的李顺清,没有忘记邻里乡亲。在他的带动和帮助下,周边20余户农户发展起特色养殖、种植业,在家门口过上幸福生活。
李顺清荣获全国劳动模范、重庆市模范退役军人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425 李俊贤
李俊贤,男,汉族,1928年3月生,中共党员,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原院长、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俊贤是我国火箭推进剂创始人之一、聚氨酯工业奠基者之一,著名化工合成专家。60多年来,他矢志不渝献身国家科研事业,以国家利益为先,苦干实干,勇于创新。他研制的产品助力“两弹一星”发射,至今仍广泛应用在长征系列火箭等大国重器和汽车、建材、家居等国计民生行业。他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忠于信念、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李俊贤对党忠诚、以身报国。“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从国家需求出发,这是第一位的。”这是李俊贤始终如一的人生追求。1966年,他奉命来到青海省一个山沟里筹建黎明化工厂,开始航天推进剂的研制工作。他带领团队奋发图强,埋头苦干,克服极其艰苦的生活环境和简陋的科研条件,成功研制出卫星发射化学推进剂,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助力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直到今天,该推进剂在国内仍是重要推进剂品种。
李俊贤热爱科研、勇于创新。他心怀“国之大者”,始终将科研目标锁定在满足国防科研事业创新发展的需要。20世纪70年代初,李俊贤研发出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鱼雷796燃料,推动我国先进鱼雷研制时间明显提前。20世纪80年代,他开创国内聚氨酯研制,填补多项研究空白,打破对进口产品的依赖。
李俊贤敬业奉献、淡泊名利。他数十年如一日忘我工作,直到2018年90岁高龄时才正式脱离工作岗位,一直坚持工作了68年。他的同事说,李俊贤的加班时间甚至超过一般人20年的法定工作时间。李俊贤生活简朴,所在单位要给他配专车,被他拒绝。在90岁高龄之际,他毅然捐赠毕生积蓄300万元用于设立基金,以支持科研创新和帮扶困难同事。
李俊贤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河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426 李 恒
李恒,女,汉族,1929年3月生,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原研究员。
李恒长年奔走于边陲大山,耕耘于植物王国,致力于科技扶贫,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敬业执着、勇毅坚强,鲐背之年仍然坚守在科研一线,展现了老一辈科学家与时俱进、无私奉献的时代风采。
痴迷科考,成果丰硕。高黎贡山和独龙江峡谷是我国面向南亚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被列为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30年间,李恒先后20余次带队深入高山峡谷开展大型综合科学考察,经历过身患疟疾、摔下马背造成3根肋骨骨折等险情,却始终坚持不放弃不松劲。通过长期考察,她与同事建立起独龙江完整植物名录,出版一系列专著,为这一地区植物多样性保护、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及中缅跨境地区“一带一路”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资料和技术支撑。我国有26属181种天南星科植物,李恒发现并命名41个种,荣获国际天南星植物学会最高奖——H. W. Schott奖。
心系药农,科技扶贫。重楼是重要的药用植物,由于其商业用量已远远超过野生资源的蕴藏量,野生资源处于濒临灭绝状态。上世纪80年代,李恒带领团队对重楼属植物开展综合研究,致力解决野生重楼资源枯竭问题。她心系贫困山区的老百姓,坚持科技助力脱贫,年过八旬仍多次前往云南怒江等偏远山区举办知识讲座,指导农民解决种植重楼技术问题;她独创的重楼人工授粉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种子产量。由于李恒多年来在云南、湖北、湖南等地山区推动重楼种植产业发展,山区群众亲切地称她为“重楼奶奶”。
“择一事而终一生”,是李恒的座右铭。已经92岁高龄的李恒,仍然坚持学习新知识、新技术,鉴定植物标本,解决重楼种植技术问题,发现更多未知植物种类,为独龙江和高黎贡山发展出谋划策。
李恒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云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427 李 夏
李夏,男,汉族,1986年7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荆州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县监委派出荆州乡监察专员。
李夏一次次放弃回城的机会,向着最偏远的深山“逆行”。作为一名基层纪检干部,他“硬得像颗山核桃”,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当好党规党纪“守护人”、群众利益“维护者”;在抗击超强台风“利奇马”时冲锋在前,不幸殉职,用生命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他在山区基层磨炼自己。“极耐得苦,故能艰难驰驱”,这是李夏工作日记扉页上的一句话,也是他的座右铭。2011年,李夏进入绩溪县长安镇工作,母亲原以为儿子离家近了可以共享天伦,却没想到“他一头扎进了山里”。8年来,多个县直部门想选调李夏,均被他谢绝。在基层纪检监察岗位上,从大力整顿党员大会会风会纪,到调查处置4年前换届选举“拉票”行为;从盯着村干部退还多领取的1万多元报酬,到让不符合享受危房改造补贴条件的村民退缴补贴款;从狠抓工作纪律,到督办解决群众吃水难题……只要发现问题线索,哪怕是多年前的“小事”,他也一定要追查到底。在李夏眼里,“纪检工作没有小事”。8年来,他参与处理问题线索77件,其中立案审查32件,处分31人。
他在危险时刻挺身而出。2019年8月10日,距离超强台风“利奇马”登陆中心仅300公里的荆州乡大雨如注。那天是周六,李夏本已答应妻子回家。然而,台风险情终究让他放心不下乡亲们,他选择了留下来。当山洪涌进敬老院,李夏蹚着水将18名老人安全转移;得知有塌方导致道路受阻,他赶去徒手搬运碎石,为救援车辆开路;接到附近一处山体随时有塌方危险的消息后,他耐心劝导,护送17位村民离开。就在他向下一处险情奔去时,却突遇泥石流,被瞬间卷走,倒在了抗灾抢险的路上,年仅33岁。
李夏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安徽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被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荣登“中国好人榜”。
428 杨 宁
杨宁,女,苗族,1985年10月生,中共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杨宁2010年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自己的家乡当起大学生村官。多年来,她心系家乡、默默坚守,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带领苗胞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华丽嬗变。
她是脱贫攻坚的带头人。江门村地处深山、信息闭塞,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只有1000余元,是国家级贫困县的一个偏远村庄。2010年,杨宁大学毕业后,放弃进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当起大学生村官,带领村民脱贫致富。通过原始资料收集、分析和判断,杨宁把全村脱贫目标定在发展高山生态种植业和竹子加工业,并将“土特产”通过网络等方式销往各地。随后几年,杨宁积极动员贫困村民种植高山泉水西瓜、高山水稻等,带领农村创业青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创办“苗阿嫂”品牌。2016年,杨宁联合6名大学生村官成立“苗村倌”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至2020年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900余万元。杨宁助推江门村销售特色农产品150余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余元,打破江门村集体经济零收入现状。两届6年的大学生村官任期结束后,她依然选择继续留在基层一线。经过10年努力,江门村94户326人成功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零。
她是留守儿童的“大家长”。安陲乡大多数留守儿童往返走路到乡里读书,每天都需要大人早上送中午接、下午送晚上接。为解决村民接送孩子上学问题,杨宁将自己家建成“留守儿童之家”,每月抽出空闲时间将留守儿童集中在一起,给他们辅导学习、作心理疏导等,为留守儿童撑起一个温暖的“家”,用真心、真诚和实际行动解决村民遇到的困难,让爱心种子遍撒苗山大地、生根发芽。
杨宁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等称号,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429 杨 伟
杨伟,男,回族,1979年1月生,中共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杨伟始终牢记救死扶伤的职业初心,时刻准备用精湛的医术守护患者生命健康,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身先士卒、逆行一线、救死扶伤,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仁心仁术”的深刻内涵,被誉为“最美逆行者”。
2020年2月,杨伟瞒着家人逆行湖北武汉,担任宁夏第四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医疗组组长。肩负着患者医疗安全和医疗队队员防护安全的双重责任,杨伟时时处处想在前、干在先。确定医疗队接管武汉汉阳体校方舱医院后,他迅速与相关部门联系,组织医生进行业务培训。医疗队入舱前可派一名队员进舱实地演练,杨伟主动请缨进舱,精心观察记录舱内诊疗流程和细节,提前体验鼻梁压迫、缺氧、疲劳、憋尿等一系列防护服“后遗症”,总结分享防护应对经验,缓解大家的紧张情绪。随后,他结合医疗实践制定完善工作手册,涵盖出入舱要求、预检分诊、交接班、病历书写、病人分级管理和抢救等各个步骤环节,使医疗组工作规范有序,有章可循。
杨伟作为方舱医院专家组成员,全程参与舱内200多位患者的病情讨论、救治、查房和拟出院患者筛查,与其他专家一起改进了舱内患者诊治流程。他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开展诊疗,带领患者做中医保健操,取得了很好治疗效果。同时,杨伟组织医护人员与患者谈心交流,积极开展心理疏导,用真心、细心、耐心建立起与患者之间的连心桥,增强他们战胜病魔的信心。3月8日,随着最后一名患者出舱,武汉汉阳体校方舱医院正式休舱,宁夏医疗队出色完成任务。
增援武汉之前,杨伟作为学科带头人主动参加医院的疫情防控工作,带领大家学习最新防控知识,组织业务骨干到发热门诊、预检分诊、急诊等一线岗位“报到”,并组织爱心义务车队,接送本院职工上下夜班。他密切关注全国疫情发展变化,医院接受增援湖北战“疫”任务,他以“曾在呼吸消化内科工作多年,应对呼吸类疾病经验比较丰富”为由,第一时间递交请战书。
杨伟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宁夏回族自治区道德模范等称号。
430 杨建中
杨建中,男,汉族,1976年1月生,中共党员,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救·创伤中心急诊内科主任。
杨建中秉承尊重生命、患者至上的理念,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冲锋在前、大爱无限,用精湛医术与“死神”赛跑,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和使命担当。
2001年9月,杨建中开启急救生涯。他刻苦学习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等基本技能,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将机械通气、床旁超声等先进急救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不断提高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2020年初,杨建中主动请缨参加新疆首批援鄂医疗队驰援武汉,担任医疗队重症医疗组组长。他带领团队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重症组混合编队,共同开展医疗救治工作。面对与危重患者密切接触的高风险,杨建中临危不惧,主动承担起为患者气管插管、接呼吸机等高感染风险操作。每一次操作都是一次无畏的冲锋,他总是以娴熟的技术,力求达到最好效果。
一天早上8点,杨建中在查房时发现一名患者手和脚指头发绀,处于休克状态,他立即给患者快速补液,1000毫升快速补入后,患者血压60/40,心率减慢至40次/分,瞳孔瞬间散大了。他站在患者床前,密切观察,随时准备做心肺复苏诊断。1小时、2小时、3小时……通过系列治疗,患者血压和心率逐渐恢复到正常,但瞳孔还是快散到边,没有自主呼吸。经专家联合会诊,安排继续密切观察。一直到凌晨2点,患者终于有了自主呼吸,杨建中这才松了一口气。之后,经过近30天的治疗,这名患者康复出院。
有一天,在ICU重症监护室里,一位老大爷让护士帮忙找一位来自新疆的杨医生,他激动地说:“虽然我还站不起来,但我想给他敬个礼,行个注目礼也行。”因为在治疗过程中,杨建中不仅对他精心照料,还通过心理安抚,给了他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力量。2020年7月,杨建中再次出征,参与乌鲁木齐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医疗救治工作。
杨建中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下转第十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