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偏科选手”赛前被淘汰

——第79集团军某旅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一段经历


■傅道永 本报特约记者 海 洋

“准备完毕,出发!”

盛夏,第79集团军某旅野外驻训场上,一场连贯作业考核展开。闻令而动,某连上士伍大良带领临时抽组的任务小队勇闯“不明气体沾染区”。不明气体侦检、装备洗消……动作一气呵成。

此景让该连连长张振十分欣慰。他说:“经过旅队集训,单课目训练尖子如今正向着复合型人才迈进。”

考核间隙,张振为记者讲述了一段 尴尬经历:去年初,该旅受领任务,赴俄罗斯参加“国际军事比赛-2020”“安全环境”项目比赛。在参赛队员选拔阶段,被寄予厚望的伍大良居然被淘汰出局。

“训练尖子缘何早早被淘汰?”这一现象引起教练组关注。他们分析发现,伍大良虽多次在专项比武中摘金夺银,却只是单课目拔尖。在高度模拟战场环境的国际军事比赛中,他是“偏科”选手,短板很明显。

伍大良并非个例。该旅领导调研发现,这样的情况在日常训练中其实早有端倪。

“从以往实兵对抗演练看,防化兵大多以任务小队形式配属保障。如果大家只埋头专攻自己所属的单一专业,一旦其他专业出现战斗减员,任务便很难完成。”训练形势分析会上,作训参谋曲芳稷的发言引起大家反思。

他们深入查摆问题发现,少数战士只求本专业“精”,不求多专业“能”;部分官兵面对一些常见的装备故障,只能拉单列表逐级上报,等待专人前来维修……

“今天训练场上的短板,明天就可能是战场上的死穴。”该旅领导瞄准防化兵战场任务特点,认真剖析研究对策。他们积极选送学兵到院校参加综合性专业培训;邀请新装备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走进训练场,对官兵进行多种装备操作技能指导;定期组织各类专业集训,鼓励官兵“跨界”学习。

在参加完旅里组织的“用修双能”骨干集训后,如今伍大良掌握的技能越来越多。

记者了解到,目前,佩戴防毒面具条件下多种姿势射击训练、全身防护3000米跑等课目已在该旅常态化展开。旅人才库数据信息显示,不少官兵已掌握两种以上实战化技能,有的还通过了相关课目等级评定考核。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