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有老兵的青春,那里有老兵的牵念
华灯初上,五星红旗点缀街头。庆祝建党百年的日子,古城西安气氛祥和。
城中的石板路、城墙,诉说着40多年前的记忆。
那年夏天,老兵智建从西安最繁华的鼓楼街道出发,踏上参军路,走向千里新藏线。今年夏天,老人在家人陪伴下登上鼓楼的城墙。
夜深沉,摇曳的光影在信笺上跳跃。看完庆典直播,智建兴奋地让儿子智文滔从皮箱里找出军装。坐在书桌前,拨亮台灯,他打开那本旧相册,回味着尘封已久的记忆。
1973年,16岁的智建满怀激情走上高原,成为汽车兵。云端天路、高原达坂,见证着这位汽车兵难忘的热血青春。
儿子智文滔记得,小时候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过年,母亲常说,父亲回家就过年了。团圆,对于普通人来说不过是一张回家的车票,对于智建一家却来之不易。
那个冬天,妻子抱着1岁多的智文滔到新疆探亲。那时,智建带车从阿里往叶城执行任务。在库地达坂,车队遇到塌方无法前进。母子二人在叶城等了15天,没能等到智建。
眼看假期就要结束,妻子临行前给丈夫留下一封信,还有一张儿子的周岁照片。任务归来,智建捧读妻子的书信,泪如泉涌。没休整几天,他揣上照片和信,带着车队又一次出发了。
女儿智文娟出生那年,智建一整年都在天路执行任务。每次任务结束,他就给女儿写一封信。考上大学那一年,母亲将珍藏的家信交给即将离家的智文娟。女儿说,自己终于读懂了深沉的父爱。
常年奔波天路,汽车兵随时要面对不可预测的危险。
一次,智建和战友一同运输物资,在界山达坂车辆突然抛锚。当时没吃没喝的他们,从中午苦撑到傍晚,依然等不来一辆上界山的车。
3月的界山达坂,夜间温度骤降,他们担心这一次会挺不过去。
当晚界山达坂下起了雪,智建与战友裹着被子和军大衣,睡在卡车底下。半夜他冻得实在挺不住了,想抽支烟缓缓,可天气实在太冷,打火机也“罢工”了。绝望之际,一辆从新疆方向进入新藏线的地方车辆路过,这才带他们离开了冰冷的达坂……
在那个年代,奔走天路是需要勇气的。
从新疆叶城出发到阿里,最快也要20天。智建回忆当时路况不好,危险频发,每次出任务,粗棉布料的衬衣经常被冷汗粘在脊背上。
冬天行车,喝水更是难题。智建记得,冬天车里没有暖气,水壶里的水早已冻成冰坨,那个时候想在路上喝一口水不知有多难。随车的班长用螺丝刀戳碎水壶中的冰块,每次吃一口碎冰,满嘴都是汽油味……
这个水壶,智建一直珍藏在身边。
“年纪大了,当年陪我征战天路的‘老古董’,如今都成了岁月的见证。”智建的家中,摆放着各式各样“老古董”:勋章、纪念钢笔、纪念陶瓷杯,“不舍得扔,看到这些老物件,就像我还在天路坚守一样。”
亲不够云端天路,忘不了高原达坂。那里是老兵的青春,那里有老兵的牵念。
只想好好看一看,自己当年征战的地方
2012年,智建只身骑自行车重走了一趟天路。
“那一趟特别开心,感觉又一次在守护我的天路。”智建说,那是一次真正的回归。
动身之前,智建翻出了40年前曾经使用的天路地图——一张用铅笔认真做过标注的西藏公路交通图。随身携带这张图,在智建看来是对当年坚守岁月的致敬。
途中,一支部队的运输车队从智建身边驶过。他停下来,向着车队敬礼,又目送车队离开。几天后,老兵又一次遇到了这样的运输车队。
当智建再次向车队敬礼时,排头的汽车缓缓停了下来。一名带车干部走到智建身边。得知他是一位曾经守护天路的汽车兵,这名干部怀着敬意向他敬礼。那一刻,智建无比自豪:“我觉得自己还是当年那个年轻人,那个守护天路的汽车兵。”
当智建骑行到一处达坂时,他的眼前浮现昔日的场景。
在这条熟悉的雪山达坂前,智建曾2次抛锚遇险。如今,再次走过这个达坂,老兵却希望时间能走得慢一点——“只想好好看一看,自己当年征战的地方。”
途中休息时,智建会用手机拍摄一些熟悉的风景。他把当年的老照片连同新拍摄的照片一起发到了微信朋友圈:“如今一些难走的通道,保障措施更完善;一些危险的达坂,修了缓冲的隔离带……车行天路,风景依旧。祖国发展日新月异,天堑正在变通途。”
那次骑行之后,智建的故事被媒体报道,他的老部队听说了他的故事,专门派人来看望他。
去年大年三十,连长高洋玺拨通了智建的电话。那一晚,老兵和连队官兵一一交流,年轻的汽车兵和老前辈聊了许多。
战友们,老兵想你们
今年“七一”前夕,团队邀请数十位老兵“团圆”——通过视频连线,老兵和新兵在天路团聚。
再次见到熟悉的战友,智建激动万分。更令他激动的是,看到了一个个年轻的面孔。“看到你们,我想到了自己40年前的样子……”智建说着说着,眼睛湿润了,“战友们,老兵想你们。”
上士耿直港的父亲曾经也是一名天路汽车兵。他说:“父亲当年最大的心愿就是和当年的战友团圆。”
想念天路,更想念当年一起奔走天路的战友。视频连线中,许多老兵都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青春不能回头,一定要珍惜当下。
新兵和老兵,班长和列兵,天路上割舍不断的是战友情。上士王云刚连线了当年自己的班长李勇。李勇已经退伍回乡,在云南丽江开了一个小型运输公司。
去年,李勇想念天路和天路上奔波的汽车兵,便利用休假时间自费带着车队回到天路。一路上,他将事先准备好的物资,送到沿途兵站、送到休息的汽车兵手中。巧的是,王云刚也在天路执行任务。那天,他所在的车队和李勇的车队在库地兵站相遇了。
当时,李勇卸下车上的物资,准备起程去下一个兵站。王云刚驾驶的汽车正巧驶入兵站大门,他一眼就望见了班长那熟悉的身影。
小伙子激动坏了,一边鸣笛一边高声喊道:“班长,是你吗?”
熟悉的声音,瞬间击中了老兵李勇的心房。看到昔日班里的战友王云刚,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是两人分别3年后的第一次重逢。时值寒冬,那次重逢让两代汽车兵的心,暖了整整一季。
这次连线,李勇告诉王云刚:“期盼再次回到天路,期盼着和战友们团圆的日子。”这句话,老兵是说给昔日战友的,更是说给每一位坚守在天路的汽车兵的。
团圆,是每一名离开天路老兵的期盼。团圆,也是如今坚守天路汽车兵的期盼。
团机关干部夏春迎拨通了妻子的视频电话。熟悉夏春迎的人都知道,他那个可爱女儿晶晶,学习成绩在学校数一数二。
那次休假回家,女儿学校开家长会,班主任让夏春迎上台交流心得。夏春迎走上讲台,沉吟许久说:“身为军人,我没有时间陪伴孩子。今天看到孩子的成绩,是我作为父亲最大的幸福。”
那天,掌声响起的时候,泪水模糊了夏春迎的双眼。
这次视频连线,夏春迎和女儿约定:暑假来了,一家人在天路团圆。掌声又一次响起,这一次,夏春迎的眼中没有泪水,只有灿烂的笑意。
老兵,永远在路上
离开喀喇昆仑的汽车兵,都有一颗思归昆仑的心。
智建伏在书桌上,铺展开信笺,怀着一腔蓝墨水般纯然的心境,给远在喀喇昆仑的汽车兵们写信。
写信是一种心灵的回归。收信则是一次心灵的追溯。
连长高洋玺,在风雪中组织官兵朗读了这封带着温度的来信。
信中,智建分享了一个画面——
那次智建带车送年货,突然遇上暴风雪,道路被大雪覆盖,气温骤降到-30℃。通讯中断、无法和部队取得联系,智建和他的班长两个人互相鼓励,一人蹚着没膝的雪找路、一人驾车,最终驶出界山达坂,将年货运抵目的地。
如今,新藏线的路面全程硬化,运输车也早已更新换代。看到汽车兵驾驶国产新型军用运输车辆的新闻,智建激动万分:“我真替大家感到高兴,为我们日益强大的祖国和军队感到高兴!”
四级军士长郑海涛在天路上跑了12年,他特别想对老兵智建说:“请放心吧!我们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继续在天路上坚守使命!”
图①:连队官兵读信;图②:年轻时的智建;图③:老兵智建重走天路;图④:智建给连队写信;图⑤:官兵写给老兵的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