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中国边关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贝尔湖畔风情馆


■本期观察 沈利松 刘二列

阳光照耀湖面,站在湖边眺望远方,上尉连长王志汇还在思考戍边风情馆的新布置。

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腹地的贝尔湖,方圆百里荒无人烟。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连官兵驻守这里,官兵守护界湖,也守护这里的草木鸟兽。

连队驻地附近生态资源丰富,官兵在湖边巡逻,偶尔遇到受伤小动物,一定会悉心救护,帮助它们早日回归大自然。

偶尔,巡逻官兵也会遇上一些死去的珍稀物种。大家不忍心将其弃之荒野,便想方设法把小动物做成标本。

多年前,一位老兵在退伍离队前提议:在贝尔湖畔建起一座戍边风情馆,给这些逝去的小生命一个“家”。

老兵临别前的心愿,牵动着连队官兵的心。

时任连长谭志飞带领官兵建起一座数十平方米的营房。官兵将最初的几个动物标本搬进营房,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

为了让官兵真正拥有一个休闲好去处,官兵们给戍边风情馆修葺一新。在大家的提议下,他们把营房外墙粉刷成鹅黄色,屋顶设计成红色。

推开黄色的木质门,风情馆的鱼类展厅中,保存着10多种常见鱼类标本。王志汇说,当年贝尔湖还可以捕鱼时,有附近的牧民专门到湖边打鱼。牧民们经常会送给官兵一些鱼种。

官兵们哪里舍得吃这些鱼。他们一起想办法,把不同品种的鱼类做成标本,一来帮助官兵普及生态知识,二来用以提醒官兵:用心用情守护青山绿水。

负责风情馆管理维护的中士彭俊说,这里的每一个动物标本,背后都有着一段故事。

“每次乘艇巡逻界湖,我都会在岸边收集一些淡水贝壳。回来把它收藏在风情馆中。”上士艇长王桂龙说。

“贝尔湖畔的动物多,它们就像是我们的亲密伙伴。”上士杨孝伟回忆,那年冬天草原格外冷,气温一再跌破新低。第一次担任执勤组组长的他,在漫长的边境线上带队巡逻。

当时,杨孝伟发现铁丝网上挂着一只死去的黄羊。执勤官兵踏着积雪跑了过去,只见黄羊颈部不断流出的鲜血已经凝成了冰碴。官兵们决定把黄羊带回去。

回到连队,杨孝伟和战友一起收集资料,将黄羊做成了标本,安放在风情馆。

每当新兵下连,新战友一到连队就会先走进风情馆。通过风情馆,新战友逐渐熟悉连队,也将守护驻地青山绿水的精神传承下来。

“一日为班长,一生为班长!”去年底的送老兵茶话会上,上士班长史宁对四级军士长王显虎如是说。

在风情馆里有一对雄鹰标本,那是官兵先后在湖畔捡到的。很快,两只雄鹰的标本就“搬”入风情馆中。

新兵史宁下连被分到了王显虎班里。这个从城市走来的年轻战士,刚到连队不适应。每次训练他都垫底,巡逻也无精打采。

不苟言笑的王显虎,一直在观察这个大男孩。他发现,史宁身体素质一般,跑步是他的弱项。每次熄灯后,王显虎就带着史宁加练下肢力量。

一个月后,史宁的训练成绩有了提高,渐渐有了自信,如今,他的新目标是成为巡逻能手。

王显虎每次巡逻都会给史宁讲解周边情况、传授戍边技能,就像草原上傲视群雄的老鹰哺育新生的雏鹰一样。

时光飞逝,当初的阳光男孩,已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班长;而王显虎也即将服役期满,面临退役。

周末清晨,风和日暄。二人来到湖边漫步,飞旋的雄鹰、碧蓝的湖水,见证着战友之间的戍边情。

版式设计:梁 晨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