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强则事业强,人才兴则军队兴。人才资源是强军兴军的宝贵战略资源。
前段时间,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专门把“人才工作”作为一章,强调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并明确要求推进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对我军的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同样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
俗话说,没有好瓦匠用不了的砖。选人用人工作,简单地说,就是要协调好干部与岗位两个因素的关系,为每个岗位配备最合适的干部,把每名干部放到最合适的岗位。寓言《西邻五子》中,西邻公因人而异,安排自己的5个孩子从事不同的工作,让朴实无华的务农,机智敏捷的经商,眼盲的卜卦,驼背的搓麻,跛脚的纺纱。如此安排,既发挥了各人的长处,又避开了各人的短处。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应像西邻公那样,发挥好每一个人的能力和优势,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佳配置。
“求人不求备”,不仅是正确的处世接物之道,也是用人的科学态度。明代学者薛瑄说:“用人当取其长而舍其短,若求备于一人,则世无可用之才也。”善于用人者总是看人所长、用人所长,而不求其为“完人”。相反,求全的领导者,往往对人才的长处视而不见,对人才的短处却盯得很紧,很容易出现“以一眚掩大德”的现象。鲁迅先生对此曾经说得十分深刻:“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了。”
习主席多次强调,“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人岗相适”。人岗相适、人事相宜是干部工作和人才工作科学化、精准化的重要原则。“为职择人则治,为人择职则乱。”春秋时期,祁奚告老辞政时,晋悼公问谁可接替其职位,一问举解狐,再问举祁午。解狐为祁奚的仇人,祁午是他的儿子。从此,留下了一段“外举不隐仇,内举不隐子”的佳话。英雄不论出处。今天我们应立足岗位选人才,敢为事业用干部,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谁最能胜任工作就选谁,谁最能干好事业就用谁。
“人才各有所宜,用得其宜,则才著;用非其宜,则才晦。”用人的艺术贵在“因其材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汉高祖刘邦深知“随陆无武,绛灌无文”,于是,安排厚重少文但能带兵打仗的周勃、灌婴担当指挥军队的重任,对长于谋划、有游说特长的随何、陆贾,则令其运筹帷幄,结果成就了一番事业。相反,战国时,赵王错用了赵括,致有长平之败;三国时,孔明误遣马谡,才有街亭之失。
随着我军技术构成日益复杂,知识密集程度不断增加,岗位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专业的事必须要由专业的人来干。“凡用人之道,采之欲博,辨之欲精,使之欲适,任之欲专。”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在提高岗位专业匹配度上下功夫,综合考虑专业互补、性格默契、个性共容等因素,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岗位上,使各类人才配置处在最佳状态,努力形成人岗相适、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
(作者单位:武警广西总队来宾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