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山,位于阴山山脉中段,海拔2000米左右,是由塞外进入华北的天然屏障。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八路军主力部队挺进大青山地区创建发展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团结群众同日伪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作为我党在敌后建立的19块根据地之一,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消灭和牵制了日伪的大量兵力,为保卫陕甘宁边区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我军在战略反攻阶段的前沿阵地。
兵家必争之地
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夺取我国东北后,一直把夺取阴山山脉作为其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东北建立起伪满洲国后,日本侵略者随即推行建立伪蒙古国的计划,而大青山地区则是伪蒙古国的中心。
实际上,在战争爆发之前,大青山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早已成为日本侵略者掠夺的重要目标。1931年3月,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在一份报告中说:“满蒙的资源很是丰富,有着作为国防资源所必需的所有资源……在对俄作战上,满蒙是主要战场;在对美作战上,满蒙是补给的源泉。”日军的野心昭然若揭:占领大青山,向北可将其作为进攻蒙古和苏联的前沿阵地,向南可形成对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包围,同时又可成为其南渡黄河经伊克昭盟直接威胁陕甘宁边区的桥头堡。因而,以东条英机为司令官的日本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迅速向西推进。
大青山地区是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所在地——陕甘宁边区的北方门户,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大青山地区又是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侧翼,能否守住这一地区,关系到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安全和整个晋绥抗日战场的开辟。大青山地区还是蒙古民族聚居区,在这里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有利于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揭穿日本侵略者破坏蒙汉团结的阴谋,促成各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抗日。此外,占领大青山地区还可打通与蒙古和苏联的联系,对于中国共产党扩大抗日阵营、壮大国际反法西斯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此,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从全国抗日战争的形势和战略需要出发,作出建立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战略决策。
八路军挺进大青山
1938年徐州会战刚开始时,毛泽东就判断日军有两个可能的进攻方向:一是沿平汉铁路攻占武汉,一是沿陇海铁路直逼西安。他认为,武汉、西安等几个主要城市失守后,要坚持长期抗战就必须建立包括山西在内的6个根据地作为主要战略支点,以及包括大青山脉在内的4个辅助支点。
1938年3月,毛泽东、滕代远电询贺龙、关向应,问能否沿大青山脉组织一支游击性质的骑兵支队。若能实现,西至新疆边境,东迄满洲,整个内外蒙交界区域可成为游击地区。5月14日,毛泽东致电朱德、彭德怀及贺龙、关向应等,明确指出:“在平绥路以北沿大青山脉建立游击根据地甚关重要,请你们迅即考虑此事。”
八路军第120师师长贺龙立即派人对大青山的情况作了进一步调查研究,并经八路军总部报告了中央军委。6月10日,朱德、彭德怀致电毛泽东,根据贺龙、萧克、关向应6月7日来电请示将在大青山建立根据地的意见,提出:“大青山、青龙山地区建立根据地,为将来得到某种补充很重要,惟该地带甚寒冷。我们意见组织骑兵前往为宜。如同意,请将陕北骑兵抽出与一二○师骑兵营合编支队前往,如陕北骑兵团不能抽出时,再由前方另设法。”11日,毛泽东复电朱德、彭德怀、贺龙、关向应,告知“陕北骑团现控制河套蒙古广大区域,在定(边)、盐(池)以北五百里之杭锦旗一带配合蒙民抵御敌军南下,故不能调动”。同时指出,“大青山脉的重要性如来电所述。该地应派何种部队、何人指挥及如何作法,由你们依据情况处理之”,并强调:“部队须选精干者,领导人须政治军事皆能对付,且能机警耐苦,而有决心在该地创立根据地者。”12日,朱德、彭德怀致电贺龙、关向应并报毛泽东:“军委意见在大青山脉建立根据地,经过我们详细考虑,请坚决派李井泉率一个建制团去。”
6月,八路军第120师决定派第358旅第715团和师直骑兵营一个连,组成大青山支队,由第358旅政委李井泉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旅参谋长姚喆担任支队参谋长,第358旅第714团政委彭德大任支队政治部主任。第715团是第120师仅有的4个主力团之一,下辖3个营、15个连,每连有指战员120人左右。其中,老红军占近1/2,党员约占1/3,排以上干部约140人,绝大多数参加过红军长征,可以说这是一支具有丰富战斗经验和实战能力的部队,是一支具有很高的政治军事素质、装备也相对较强的部队。支队在山西五寨举行了誓师大会,而后从五寨出发进至平鲁、左云、右玉、怀仁、大同及长城沿线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积极准备挺进大青山。
部队夜行晓宿,摆脱了日军的跟踪,先后从杀虎口越过长城,在绥远凉城的厂汉营集结后,进至蛮汗山地区。为保持大青山与晋西北的联络,姚喆率领第1营奉命留在蛮汗山,宣传组织群众并牵制敌人,掩护主力跨越平绥铁路。李井泉等率主力继续北上,于9月1日凌晨抵达大青山的腹地武川县大滩和甘沟子一带。10月初,第1营也顺利越过平绥路,抵达速勒图一带与主力会合。至此,部队圆满完成挺进大青山的任务。不久,部队在面铺窑子与杨植霖等领导的蒙汉抗日游击队胜利会师。从此,大青山军民以武川为中心,展开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战斗在大青山上
八路军刚挺进大青山时,看到的绥远敌占区是日伪蹂躏、兵匪横行、百姓遭殃的混乱局面。时值塞外深秋,指战员身着单衣,群众也还没有发动起来,而且这一地区日伪军数量多出大青山支队10倍以上。支队就是在这样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展开了游击战争。
1938年9月3日,支队夜袭了驻陶林县城的日伪军,打响进入大青山地区后的第一仗,拉开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战争的序幕。随后,攻克绥中重镇乌兰花镇、占领石拐镇,三战三捷。到12月,大青山支队经过3个多月的作战,在东起灰腾梁,西到包头、固阳,南到黄河、长城,北到四子王旗的广阔地区,初步开辟了绥南、绥中、绥西三块抗日游击区。
此时,绥远敌占区严重的匪患给人民造成了极其深重的灾难,群众纷纷向八路军哭诉土匪的罪行,强烈要求八路军为民除害。因而,剿匪工作已成为八路军进一步取得民心、站稳脚跟以顺利开展游击战的一个迫切问题。从1938年底到1939年初,大青山支队分别在三块游击区进行了剿匪斗争,将大小股土匪3000多人基本剿灭,保证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得到各族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当地各族群众参军参战、拥军拥政,为支队传情报、抬担架、护伤员、挖窑洞、做军鞋……抗日的红旗牢牢地插在了大青山上。
为适应严寒、山地作战和长期坚持游击战争的需要,第120师决定将大青山支队由步兵转为骑兵。中共中央在关于绥蒙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在这一地区的战斗,非有骑兵不行”“应该使自己迅速拥有多数骑兵。”于是支队广泛筹集马匹,并请教当地善骑射的蒙汉群众,很快建成一支强劲的骑兵部队。1939年夏,大青山骑兵支队正式组建,成为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主力军和坚强后盾。大青山骑兵支队在战争中成长壮大,在敌强我弱、供给困难、远离后方的条件下,粉碎了日伪军一次次“扫荡”,打退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创造了开展敌后骑兵游击战争的丰富经验。贺龙元帅后来评价大青山骑兵部队“在抗日战争中屡建奇功,是我们120师唯一的骑兵部队,也是我们的骄傲”。
经过巩固和发展,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逐步与晋西北根据地连成一片,使晋西北根据地扩展成晋绥抗日根据地。
开辟国际秘密交通线
当年,中国共产党为加强同共产国际的联系,曾开辟了多条通往苏联的国际秘密交通线,内蒙古地区则是秘密交通线上的重要节点。
1940年,随着国民党反共摩擦不断升级,我党原有的“甘肃-新疆国际交通线”的安全已不能得到完全保障。中共中央决定把经新疆的西北国际交通线改为经北线依托绥蒙地区的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建立“延安-大青山-乌兰巴托交通线”。4月,毛泽东、朱德命令大青山骑兵支队成立分遣队活动于中蒙边境,中共中央社会部派出王聚德在绥远组建中央社会部绥远站,开展对日伪的情报工作。1940年10月,“大青山国际交通站”正式建立,李春田任交通站主任。当时这项工作由任弼时、李富春、陈云等领导,并以大青山为中转枢纽。中央特别指示骑兵支队拨一个骑兵连掩护他们的行动。从l941年到1942年,交通员们通过四子王旗中蒙边境线多次往返于乌兰巴托、大青山、延安,传递并输送了中共中央同共产国际和苏联的许多重要文件及物资。后来,中共中央又建立了由延安经伊克昭盟、宁夏和阿拉善地区再进入蒙古的国际交通线。这些秘密交通线的开辟,成为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联系的重要桥梁,对保障中央和共产国际的联系、壮大国际反法西斯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大青山地区的党组织、抗日民主政府和八路军创造性地执行了党的少数民族政策,发展蒙古族先进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推选蒙古族人士参加抗日政府。从1939年秋到1942年,大青山骑兵支队和游击队曾多次护送蒙古族青年往返于大青山、晋西北、延安和伊克昭盟等地。在党的抗日政策的感召下,成批的蒙古族青年如云照光、云曙碧、巴增秀、布赫等人冲破日伪的封锁,奔赴革命圣地延安。这些青年后来成长为我们党的优秀民族干部,为抗战胜利后内蒙古民族解放运动和人民革命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战斗在大青山上的八路军支队犹如一把尖刀插进敌人的心脏,成功牵制了十倍于己的日伪兵力,使大青山地区树立起蒙汉团结抗日的旗帜,成为我军进行战略反攻的前沿阵地,阻止了日军西进南下,起到保卫陕甘宁边区的积极作用,并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在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最艰难的岁月里,党的军队和内蒙古各族人民并肩作战,许多爱国志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