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们,我创作的这幅画叫‘民族脊梁’。1940年2月,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将军在濛江县陷入日军重围,他冒着严寒,同数倍于己的敌人浴血奋战,最后只身一人坚持战斗,直至壮烈牺牲……”近日,在沈阳联保中心某仓库党史长廊,一场别开生面的党史题材树皮画展吸引了官兵。班长关庆一边向战友们展示自己创作的树皮画作品,一边向大家讲解作品背后的故事。一幅幅精心制作的树皮画,配上声情并茂的讲述,把官兵的思绪带回抗战的烽火岁月中。
一段时间以来,该仓库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将文化活动与党史学习教育紧密衔接,把驻地特色文化——树皮画创作引入学习教育。官兵在工作之余以树皮为纸、以烙铁为笔、以烈火为墨,自选主题,自定内容创作树皮画,加深对党史的理解和感悟。
画展现场,“南湖红船”“航天精神”“听党指挥”等一幅幅制作精美、栩栩如生的树皮画吸引着官兵的目光。列兵高海涛说:“我最喜欢这幅‘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作为时代的见证者,我为祖国的航天事业感到骄傲。”
树皮画使用的是白桦树的树皮,其纤维紧密、层叠如纸、形态多样,是一种特有的原材料。在大兴安岭地区,过去鄂伦春人家常用白桦树皮制作生活用品和工艺品。这个仓库官兵常年驻守在深山中,库区内有着丰富的白桦树资源。大家在日常巡逻时发现被风折断的白桦树后,便剥来树皮留作使用。谈及树皮画创作,班长关庆有着自己的见解:“白桦树全身都是宝,树皮上天然形成的纹理和皲裂的结痂可以给作画者带来灵感,有一种原始和古朴的美感,使每一幅画都是独一无二的。”
一次偶然机会,关庆看到了当地的树皮画作品,想到库区有不少被风折断的白桦树,便萌生了制作树皮画的念头。刚开始由于没有老师,也没有绘画基础,创作总以失败告终。后来,他通过网络自学,经过慢慢摸索,终于掌握了一套树皮画创作方法,并传授给了身边战友。现在,在分队组织的“白桦夜校”课堂上,树皮画创作已成为大家业余休闲的兴趣课程。“首先要选好树皮,利用天然纹理构思好画面后,清理掉最上面一层树皮,把要创作的内容临摹到树皮上,再通过控制烙画笔的温度,以烙为主,套彩为辅,在桦树皮上勾画烘烫。”课堂上,关庆一边给战友讲解,一边示范创作过程。
读书是学习,作画也是学习,收集到的每一块白桦树皮都被官兵视若珍宝,经过灵巧的双手变成精美作品。该仓库政委说:“老话讲‘桦木不扒皮,三年烂成泥’指的是白桦树砍伐后如果不扒皮,树木会很快烂掉。我们把库区倒掉的白桦树树皮收集起来,让官兵在树皮画创作中,把一个个党史故事不但记在脑中,更刻在心中。同时,经过艺术创作,这些原本没有用处的老树皮又重新焕发出生机,以另一种方式存活在这片大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