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死雷活用,到处“开花”。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的领导下,根据地人民群众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制作出各种令敌胆寒的地雷,成为打击侵略者的重要武器,并最终以此为基础,发展成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代表性作战样式之一。
如今,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仍收藏着不少当时根据地自造的地雷。
从现在的视角来看,那时地雷战的兴起、发展,有其客观必然性。当时,民兵武器装备极差,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枪支,地雷容易制造、杀伤力较强,因此很快由点到面普及开来。
当时的地雷种类很多,这和根据地的制造条件以及作战需求有关。最初,“铁西瓜”真是铁的,但铁壳地雷易被日军地雷探测仪发现。于是,抗日军民创造性地制作出用石头、陶罐做的地雷;八路军军工部技术人员则研制了反工兵地雷;还有一种“土化学雷”,采用硫酸和炸药混合时发生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引爆,专门用来炸“偷雷”的敌人。
地雷引爆方式也不断创新。从最初的绊雷、踏雷,发展到后来的拉雷、虚实连环雷、子母雷、头发丝雷、夹子雷等等,令敌防不胜防。
当时制造地雷的也不只是民兵。为解决地雷供应问题,八路军山东纵队曾建起两个兵工厂研制地雷。到1941年,八路军军工部共制造了1万余枚各型地雷,源源不断地运往抗日前线和各根据地。
为促进弹药生产,中央军委发出“普遍设立炸弹制造厂”“炸弹生产要力求充足”等指示。毛主席指出,民兵的重要战斗方法是地雷爆炸,地雷运动应使之普及于一切乡村中,普遍制造各式地雷。
为用好地雷,各级积极组织培训班、编写地雷知识小册子。经过培训的人员回到各地,进一步掀起大规模的“造雷热”。
在山东海阳,地雷战大显神威,涌现出3个胶东特级模范爆炸村,3名全国民兵英雄和13名胶东民兵英雄、99名胶东模范、11名胶东爆炸大王。
曾有侵华日军对“地雷战”这样叙述:“地雷爆炸,不少人被炸死,还会导致骨折和大量流血。尤其是伤员搬运量大增,如果有5人受伤,就会有60个士兵因参加搬运而失去战斗力。”
地雷战是我党领导中国人民战争的伟大创举,生动诠释了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展现出在我党领导下,人民群众敢于斗争、不畏强敌的英雄豪情,敢为人先、大胆创新的聪明智慧,敢于胜利、乐观自信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