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一层兵器大厅中,矗立着一枚“东风一号”导弹。
它弹体高大,不怒自威。尤其是那重1.3吨的弹头,蕴含着雷霆万钧的力量。
这是夏日北京一天的上午9点,馆外阳光灿烂。同样是9时许,1960年11月5日的酒泉发射场,此时还是晨曦微露。
那时,不远处的发射现场,“东风一号”导弹的原型“1059”静静矗立着,仿佛一支就要描绘历史的巨笔。
“1059”发射升空,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后,现场的时间仿佛凝固了一样。
“成功命中目标!”消息传来,现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潮水般的欢呼!
“1059”试验的成功告诉世人:中国军民一旦下定决心,就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在选择发动机试车用的推进剂时,外国专家断言我国生产的液氧和酒精不可能达标。总设计师梁守槃反复论证,最终采用了国产推进剂并取得成功。
缺少关键的发动机试车台及试车规程方面的资料,发动机总设计师任新民带领团队夜以继日,仅用两个月就编制出了试车台设计任务书。
受制于当时的生产条件,当时导弹许多部件要靠外地企业来生产,全国约有1400多个单位直接和间接参与了工作。
在这张全国协作网上,主要承制厂就有60多家,涉及航空、电子、兵器、冶金、建材、轻工、纺织等多个领域。
这是在我党坚强领导下,军民一心、精诚团结、攻坚克难的一次力量展示,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一次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