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军人修养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没有超常努力,难有超常发挥


■戴永洋  陆国炜

●量变才会产生质变,超常发挥不是空中楼阁,灵感不会凭空产生,奇迹更不会无缘无故地降临

又到了一年一度高考揭榜的时刻。每年这时,都不乏一些“黑马”脱颖而出,他们因为在关键时刻的超常发挥,引发议论。其中,不乏称赞他们“苦心人,天不负”“实至名归”的声音,但也有个别另类声音,称他们“是运气占了上风”。

诚然,像高考这样的人生关键时刻,确实存在一些可能影响发挥的外在因素,比如我们经常提到的天时地利人和,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挥。但要知道,万事万物从来都是内因决定外因,天时地利人和的外在因素固然重要,但它们只是锦上添花,往往不起决定性作用。如果一味强调外在影响,忽视内在作用,难免会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现实工作生活中,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有些同志总是习惯于选择性地看见,眼里只能看到他人超常发挥时的光荣绽放,却没看到他人光荣绽放背后的超常努力,更有甚者,有意放大外在因素的影响,寄希望于关键时刻灵光乍现、出现奇迹。殊不知,量变才会产生质变,超常发挥不是空中楼阁,灵感不会凭空产生,奇迹更不会无缘无故地降临。

对此,古人早有诗句佐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万”字、一个“破”字,深刻阐释一个道理:要想在作文时文思泉涌、有如神助,就必须在平时读万卷、读百遍。换句话说,唯有平时读书百遍、手不释卷,才可能在作文时写出行云流水的佳作。

作文是这样,做事也是如此,要想在关键时刻超常发挥,需要在平时付出超常努力。要知道,关键时刻总是充满变数、情况百出,唯有素质全面、技能过硬,方能以不变应万变。特别是对于革命军人来说,特殊的职业属性决定军人的世界里处处都可能是考场、时时都可能要应考,而且每场考试都可能是生死之考,每场考试都必须正常发挥,甚至要超常发挥。

这些年,我们身边就有不少战友经历过这样的生死之考:陆军第二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谭斌,面对一台在海浪中受损即将沉没的两栖战车,他主动请战,跳入大海,钻进战车,奋战3个小时,直到将战车顺利抢救上岸;还有一等功臣王亮,休假期间,路遇地方群众驾车落水被困。紧急关头,他毫不犹豫跳下堤岸,三入急流,两破车窗,最终成功救出一家四口。

不同的生死考验,相同的奋不顾身;不同的身边英雄,同样的超常发挥。两人都在关键时刻作出英雄壮举,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以生命赴使命、危急关头站得出的血性担当,更是以信心换放心、关键时刻顶得住的实力担当。有这样一组数据:谭斌入伍14年,连续8年担任“首席教练员”,培养出50多名教练班长、200多名驾驶员,成功处置各类险情十余次,是旅里公认的“装备特情处置专家”;王亮入伍才4年,就熟练掌握步兵班6种主战武器的操作应用和20余项体能课目的组训方法,战场一线救治能力6项课目全部优秀。

只有平时过得硬,战时才能打得赢。在基层部队,像谭斌、王亮这样爱军精武、矢志打赢的战友不在少数,他们深知军人的考场在战场,要想在这个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残酷考场上超常发挥,就必须立起高于大纲、严于大纲的标准,就必须付出超乎常人、超乎一般的努力。就像《士兵突击》里团长对许三多说的那样:“想要和得到,中间还有两个字,那就是做到。”

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我们有幸奋进在强军兴军的征程上,应当像谭斌、王亮他们那样锐意进取、永不懈怠,以当兵打仗、练兵打仗、带兵打仗、随时准备打仗的思想,勇于打破自我,敢于挑战极限,在训练强度和训练难度上自我加压、追求极致,不断提高胜战本领、砥砺胜战底气。唯有这样,才能在未来战场上超常发挥、赢得主动、制胜打赢。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