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毛泽东曾用松树与柳树来比喻如何团结群众:松树有原则性,柳树有灵活性。像柳树那样可亲,人人喜欢;像松树那样坚定,稳当可靠。这样人民群众就会成群结队地围绕在我们身边。
这就是著名的“松柳之喻”。如何运用“松柳精神”处理矛盾,刘少奇曾以化解“挨骂”之事作了生动诠释。
1961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回到湖南老家调查研究。一天,他发现电线杆上贴有一张写着批评自己的纸条,大意是群众“饿肚皮”是刘少奇工作没做好。调查发现,这是花明楼区完全小学10岁的四年级学生肖伏良写的。学校要处理肖伏良,刘少奇坚决反对,诚恳地说,“小孩子吃不饱饭,有怨气。我是国家主席,当然有责任”。随之,刘少奇深入调研,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坚持从实际出发,建议中央解散人民公社食堂。后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大力发展生产,改善群众生活,度过了3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
受到批评,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寻找问题根源,这是共产党人处理矛盾的首要原则;名誉受损,不搞武断处理而是探求就里,这是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工作策略。可以说,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正是“松柳精神”的具体内涵,也是我们党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宝贵斗争经验。
回顾党的百年历史,没有柳树的灵活可亲,就不能时刻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脉联系;没有松树的稳当可靠,就不能在人民群众中立起崇高威信。
党员若是树木,人民就是大地。要想走一路红一线,住一地红一片,就必须像柳树那样,努力克服客观条件限制,无论在哪里,都要深入群众、扎根群众,从群众那里汲取智慧和力量,在为民服务中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长征经过冕宁县,红军充分尊重彝族同胞的习俗,积极宣传党的民族平等主张和红军的宗旨,刘伯承与彝族兄弟彝海结盟,换来的是彝民舍生忘死掩护相助。延安时期,国民党企图用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饿死八路军,困死八路军”,党中央因势利导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发动边区军民屯垦拓荒,把南泥湾奇迹般地建成了陕北的好江南。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长征期间,张国焘意图分裂党中央,妄图威逼利诱朱德发表反对中央北上的声明。面对无端攻击,朱德临大节而不辱,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维护党中央权威,通过有理有节的斗争挽救红军于危难,赢得“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的赞誉。
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松树精神体现在“千磨万击还坚劲”“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革命风骨。这种风骨,是陈树湘掏腹断肠誓死不当俘虏的英雄气概,是刘启耀宁当乞丐也绝不动用组织分毫经费的绝对忠诚,是江姐受尽酷刑也要保全党的机密的凛然大义。共产党人哪怕流离失所、饥寒落魄,甚至面临生死抉择,但灵魂都要像松树一样,深深扎进党和人民的事业中。
一路走来,“松柳精神”在党员队伍中熠熠生辉。战斗英雄张富清虽荣誉等身,仍毅然选择到最艰苦、最偏远、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生根发芽,数十年如一日,一心一意地干好党交代的每一件工作。祁发宝等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面对突如其来的生死考验,英勇斗争、敢于牺牲,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尊严和领土完整。
“松柳精神”永不过时。学习“松柳精神”,重在把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统一起来,面对危机与挑战,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冲锋的姿态;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稳得住心神、管得住私欲、守得住底线;面对改革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不计环境、不讲条件,胸有韬略、手有办法,干一行钻一行,谋一事成一事。唯如此,才能始终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众志成城、攻坚克难,不断开创强军事业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