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战士被炸伤,手臂出血,迅速进行急救处理!”初夏时节,陆军第79集团军某旅野外驻训场上,七连按计划组织战术训练。机动途中,车队刚刚通过炮火封锁区,连长赵阳便临机下达命令,卫生员立即展开卫生救护。
卫生员何瑞雪灵活运用战术动作,迅速接近伤员、判明伤情,而后撕开随身携带的战备急救包,取出三角巾和敷料对伤员进行止血包扎,一整套急救处理动作连贯顺畅、准确到位。
“伤口感染,伤员受到二次伤害,救护行动失败!”刚完成救护的何瑞雪还没回过神,就被连长的评判浇了“一盆冷水”。
何瑞雪心想:止血包扎动作娴熟,包扎位置、松紧度都达到大纲规定标准,为什么会造成伤口感染呢?他的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仔细回忆刚才的每一个救护动作,可想来想去,仍没有发现哪个环节有问题。正当何瑞雪苦思冥想时,赵连长捡起急救包外侧的包装袋,给何瑞雪指出了问题。
“这个急救包的包装袋已经破损,气密性受到破坏,里面的敷料不可能达到无菌标准,用它来包扎伤口,很容易造成伤口感染,甚至会危及伤员生命。”连长的这番话让何瑞雪忽然想起,不久前,在一次战术基础动作训练时,由于自己发力过猛,导致迷彩服和随身携带的急救包被铁丝网剐破。然而,他考虑使用急救包的机会不多,就没有及时向连队申请更换。
“急救包是实施战场救护的必备物品,准备不到位就是对自己和战友的生命不负责任。”了解情况后,该营营长杨晔在训练复盘中讲评,一个破损的急救包,反映出部分官兵内心深处战备思想绷得不紧、对战备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对于战备物资,部分官兵只关注“有没有”“在不在”,而没有认真考虑在战场上“行不行”“能不能用”。
为此,他们迅速组织全员对战备急救包进行检查,及时更换破损、过期的急救包,并就“急救包问题” 举一反三集智探讨,深入查摆类似问题。
“个别夜光手旗电池电量不足,如不及时更换,很容易影响夜间简易信号指挥”“有的防护服不合体,如不及时调整,就会影响穿戴速度,甚至不能进行有效防护”……经过认真梳理,他们共查摆出7个问题并立即进行整改,及时消除制约战备效益的问题隐患。
数日后,攻防对抗硝烟再起,面对战场救护、夜间行军等课目考验,官兵使用性能良好的战备物资器材,见招拆招、灵活应对,打了一个漂亮仗。
点 评
拧紧备战打仗“思想发条”
平时准备不足,战时何来胜战底气?战争是最严苛的检验师,容不得任何侥幸心理。抱着“凑合”“差不多”的态度去抓战备,上了战场注定要吃大亏。急救包破损看似微不足道,却事关官兵生命安全。这启示我们,每一项战备物资都不能缺少,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只有平时把战备要求落细落实,做好万全准备,才能确保战时拉得出、打得赢。
天下之事,必作于细。制胜未来战场,不仅要苦练克敌制胜的本领,更要时刻拧紧备战打仗的“思想发条”, 牢固树立精细、精准的理念,把备战打仗要求真正落地落实。对于战备工作,不仅要关注“有没有”“在不在”,更要关注“行不行”“能不能用”,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不漏掉每一个环节,用实打实的战备标准增强硬碰硬的胜战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