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延安去”成为当年最时髦的时代口号
一场不期而至的大雨过后,斑驳光影透过银杏树缝隙,投射在北京莲花池干休所的小路上。
微风吹过,树叶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夏天,似乎总能让人与火热联想起来,正如那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
第一次见到韩珍明,是在老干部活动中心“学习百年党史,感悟入党初心”主题展览上,展品正是韩珍明收藏的百余份入党志愿书。
退休前,韩珍明曾是军队的一名党务工作者。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一份革命战争年代的入党志愿书。
微微泛黄的扉页上,红色党徽依然耀眼。那光芒像是细微的电流霎时直通心脏,让韩珍明受到极大的触动。
“入党志愿书里延续着每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誓言。从某种意义上讲,入党志愿书是有载体的信仰。”韩珍明说。
玻璃展柜里,百余封入党志愿书整齐排列。这些形式各异、大小不一的入党志愿书质朴无华,纸上那些亲手写下的文字却会“说话”。扑面而来的热爱和赤诚,挟裹着风与雷的力量,把一段段尘封的历史重现在我们眼前。
韩珍明所有藏品中,时间最早的一份入党志愿书写于1938年。那一年,一位名叫曹松林的21岁山西女学生在延安加入了共产党。
在她的入党志愿书上,我们看见,她出身小资产阶级,父亲是一名中学教员。1937年,她从山西太原女中毕业后,参加了八路军。
一路辗转,曹松林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就读于党中央创办的延安公学。在入党动机一栏,她写道:“我认为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好的政党,能为无产阶级谋利益,为劳苦大众求生存,所以我就要入党。”
誓言字字滚烫,初心闪耀其中。望着眼前几页单薄的纸张,时光的痕迹在工整的文字间跳动,一位进步女青年的形象跃然纸上。
那是1938年的延安。一年前,上海、南京沦陷,无数中国百姓流离失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为了拯救被侵略者铁蹄蹂躏的祖国和民族,一代热血青年怀揣着强烈的爱国情怀,从沦陷区、国统区奔赴延安。
诗人王云曾这样形容当年的盛况:“万重山,难又险,仰望圣地上青天。延安路上人如潮,青年男女浪滔滔。”
尽管道阻且长,却挡不住一队队热血青年的决心和脚步。著名作家魏巍在奔赴延安的路上,三次被敌人抓住关押,三次都设法逃出。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必须到延安去。
“到延安去”成为当年最时髦的时代口号。1938年,“漫画先锋”张仃终于抵达延安。他激动地在黄土地上翻滚,亲吻着脚下这片心中的圣土。
曾访问过延安的美国人约翰·科林说:“在延安,我被共产党为目标而奋斗的精神所感动,人们在空气中可以嗅到这种气息,他们衣服破烂不堪,他们装备缺枪少弹,但他们有为目标奋斗的精神。”
约翰·科林感受到了一种力量,却并不知道这种力量到底有多大。彼时,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的中国共产党,早已将共产主义的星星之火,蔓延至燎原之势。
红色作家丁玲在《七月的延安》中写道:“这是乐园。”这片“乐园”,是红色的故土,更是救国的希望。
“在这革命的浪潮里须我党更壮大与坚固起来,才能很快成功。”这是女学生曹松林在入党志愿书中的祈盼,也是千千万万共产党人的心声。
渡过长江,去建设一个新世界
新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在韩珍明收藏的入党志愿书中,每名党员对于新世界的描绘“相同却又不同”。
相同的是,无论哪个时代,他们都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不同的是,通往新世界的道路总伴随着荆棘密布和狂风暴雨,等待他们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20多年前,韩珍明辗转各地,四处搜集革命年代的入党志愿书。“我托朋友问,给老战友、老首长们写信,一有空就坐火车、坐飞机去找。”他说,“但是我不觉得苦。我这么做,保护的是珍贵历史,是珍藏的记忆,很有价值、也很有意义。”
这些年,为了找寻入党志愿书,韩珍明最北去过新疆,最南去过广西。前年除夕,韩珍明还在寻找入党志愿书的路上。终于,他在河北农村的一个集市上,找到了一份写于1949年7月的入党志愿书。
入党志愿书的主人叫吴应星,是原第二野战军第十二军侦察三连的一名战士。志愿书上,他用蓝色墨水重重写道:“我痛恨旧社会的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我坚决参加共产党,永远跟着毛主席走,直到共产主义社会。”
我们不知道,这位叫吴应星的老兵,今天是否仍健在。翻阅他的入党志愿书,那单薄的纸张里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在经历一栏中,吴应星写道:“18岁时被中央军抓住当兵到新八军……直到渡江战役时被解放。”
渡江,解放。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词汇,却在宿命的羁绊中紧密交织在一起。
在安徽合肥的渡江战役纪念馆里,陈列着一大一小两只木帆船。低矮的船舱,简易的桅杆风帆,斑驳的木板,藏着72年前炮火侵袭和江水浸泡的印记。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正是乘坐这些大小不等的木船,穿过密集的炮火和江防。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上海等167座城市,彻底粉碎国民党政府“划江而治”的迷梦。
当年在渡江战役中得到解放的吴应星,在入党后又随二野部队挺进大西南,为着“解放全中国”的目标继续战斗。
记者不禁发问,是什么让许多像吴应星一样出身旧社会的“解放战士”,毅然加入这支光荣的队伍,投身伟大的革命?
历史比任何雄辩更能呈现真理,给予我们答案:
这是一支与人民血肉相连的军队——
有“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红军女战士, 更有挤出乳汁喂养八路军伤员的沂蒙山红嫂;有披着朝露,露宿上海街头的解放军将士,更有淮海战场上那车轮滚滚、一眼望不到头的支前大军;有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人民子弟兵,更有老百姓“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
这是一个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政党——
从革命战争年代的方志敏、杨靖宇、张思德,到新中国成立后的雷锋、焦裕禄、孔繁森,再到进入新时代的李保国、张桂梅、祁发宝……无数共产党人以无畏牺牲和无私奉献,谱写出一曲曲感天动地的精神赞歌。
波澜壮阔的长江,中华文明的摇篮,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伟大奇迹。72年过去,曾经的江水依然汹涌,一座座都市沿江而建,展现着新世界的现代与繁华。
如果说“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是当年先辈们寻找的彼岸,那如今在神州大地迎风飘扬的红色旗帜,就是共产党人坚守的意义。
党旗飘扬的地方,就是前进的方向
韩珍明刚当兵时,曾在新疆军区工作。从故乡河南到新疆,直线距离有3600多公里。每次探家,他先要坐上5天5夜的火车,然后再转长途汽车。
从北疆边陲到中原腹地,窗外景色不停变换。这一路,韩珍明几乎横穿大半个中国,“回趟家,能在途中经过四个季节。看见小麦田,也就到家了”。
今年初,全长3422公里的连云港至乌鲁木齐高铁全线贯通。那时的韩珍明一定想不到,今天坐上“复兴号”动车组,从河南到新疆仅需一天半的时间。
俯瞰当今中国,“八纵八横”的高速铁路网建设,如同在幅员辽阔的神州大地上编织出一个巨大的“中国结”。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天堑变通途”的预言已经从梦想照进现实。
保持同样的视角,站在历史的坐标中,建党百年的浴血征途,喷涌出熔岩般奔腾的地火,给这片富饶而美丽的土地带来梦想和希望。
2020年1月24日,67岁的韩珍明正在电视机前紧张凝视。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神州,一时间,武汉告急,湖北告急,全国告急……
在告急的呼喊声中,我们看到了那面鲜红的党旗——除夕之夜起,包括解放军医疗队在内,19个省区市对口帮扶湖北的16个地市。短短10多天,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方舱医院神速交付……
当时的一组数据让人动容:在抗疫一线从事疫情防控工作的党员、干部有3914.4万人,其中党员2977.1万人,占76.1%。全国参与疫情防控的志愿者有2369.8万人,其中党员1326.2万人,占56.0%。
“战争年代,只有共产党员才有资格扛炸药包。党旗指向哪里,部队就向哪里冲锋。”韩珍明说,“今天,党旗飘扬的地方,依旧是我们前进的方向。”说到动情处,他眼里闪着泪花。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与天和核心舱顺利对接,太空迎来人类新家园。
从太空遥望祖国,在古老的神州大地上,小康社会正全面铺开幸福画卷。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人把初心和使命写进入党志愿书。他们的精神之火永不陨灭,在建党百年的璀璨星河中永恒闪耀。
历史是忠实的见证者,更是伟大的书写者。一份薄薄的入党志愿书,记录着一名党员一生的选择。那是精神的高度,更是信仰的厚度。
采访结束,记者与韩珍明告别。室外,夏日蝉鸣阵阵,干休所内响起了朗朗乐声——
“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
(采访得到莲花池干休所韩京武、王光的大力支持,特此致谢)
版式设计:梁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