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百年华诞到来之际,由王晓岭担任艺术总监、撰稿、作词,印青担任音乐总监并同印倩文作曲,国家大剧院和南京市歌舞剧院共同演出的大型原创交响组歌《雨花台——信仰的力量》,在国家大剧院隆重上演。
这部以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为主线的作品,意在发挥雨花台这一红色资源的价值引领、精神激励作用,让革命先烈的精神通过文艺形式迸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时代光芒。
南京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这里不知曾经翻卷过多少历史的烟云。雨花台更是一个有着特殊历史承载的地方。在黑暗沉沉、血雨腥风的年代,许多革命先烈为了理想信念在此壮烈牺牲,用灼烫的鲜血染红了这片土地。今天,生活在幸福中的人们不应忘记他们,而应将他们的精神代代传承、发扬光大。以艺术的方式来对英雄精神进行创新性表现,就是其中重要的课题。
印青、王晓岭等主创者们,选择了以大型交响组歌的形式,来进行这一重大主题的思想表达和艺术呈现。这部作品既是回顾与缅怀,也是叙事与抒情,更是前瞻与召唤,是革命历史题材在当代语境下的艺术表达。革命先烈的事迹、情感和精神所形成的厚重内容,给观众带来直击心扉的视听感受,让观众沉浸在风雨如磐、热血偾张的往事中,并从现实出发去进行连接历史的叩问与畅想。
《雨花台——信仰的力量》由序曲、《信仰》《气节》《情怀》三个篇章及尾声等15首作品组成,结构宏大,体现出庄严、肃穆、恢宏的艺术风格,可以说每一首作品都是经过匠心独运、反复锤炼的,是思想深邃、意蕴隽永之作。作品在表现形式上,以朗诵者和陵园纪念馆年轻讲解员的隔空交流、革命先辈和当代青年的跨时空对话展开,采用合唱、独唱以及情景表演等形式,在突出传达思想主旨的前提下,追求整体面貌与风格的多样化,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冲击力和吸引力。
序曲《忠魂》以充满缅怀和敬意之情的慢板管弦乐曲拉开序幕,营造出庄严肃穆又饱含深情的氛围。两名青年歌唱家演唱的《雨花石情思》,具有清新优美的民谣风格,其以雨花石为托物言志的载体,用现代视角和极富诗意的抒情表达,抒发了当代年轻人对英烈们的无尽追思。合唱《烈士雕像》表现的是面对长明灯、忠魂亭、纪念碑和雨花台等一系列场景时引发的沉思。回望革命年代,革命先辈在血雨腥风中毫不畏惧、绝不屈服,浩然之气和战斗精神照亮时空。与之相应,这个篇章的音乐雄浑激越又充满感叹,将对先烈的崇敬之情表现得神圣而高洁。
交响组歌第一章《信仰篇》是从党的初心向更为广阔的时空进行延伸,以朗诵者与讲解员的诉说,对各个历史时期牺牲于雨花台的革命者所具有的执着信仰进行诠释,颂扬的是“困难中不消沉,逆境中更坚强,在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的无畏精神。
扮演烈士邓中夏的男中音独唱《播火者》,唱出了在那个黑暗的年代,以天下为己任的“播火者”向青年们发出的号召,“排除一切艰难困苦,推开新世界大门”。歌曲铿锵有力、深情动人,特别是在间奏中融入《五月的鲜花》旋律,进一步升华了思想主题。扮演烈士恽代英的男声独唱《坚强些,同志们》,模拟英烈的口吻对狱中难友叮嘱与引导,又似是革命者炽烈内心的深切告白,“我们不能像蚯蚓苟活,我们不能像寒鸦悲鸣。我们要改造这个社会,我们要有尊严地生存”。这段音乐以充满感情的慢板起始,逐渐转为昂扬的情绪,最终在希望与激情的高潮中结束,丰富了作品的思想性和情感内涵。合唱《我们的将来》,在充满深情的旋律中,揭示出当年在黑暗中跋涉的革命者,即使身处牢房,也阻挡不了他们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鸽群、麦浪、彩虹等图景所代表和象征的美好未来,是鼓舞他们坚持斗争下去的巨大动力。甘愿抛头颅洒热血,正是为了中华腾飞这一远大目标的实现,作品有力反映出先烈们对革命必胜的信念。以女声独唱、合唱形式演绎的《走进你的世界》,表现了沐浴阳光的新时代年轻人,以青春的身心、探询式的目光与步履,走进革命先辈们曾经年轻的世界,满怀深情追溯先烈的音容。仿佛历史的烟尘与时空的阻隔,不能切断同样蓬勃的青春,作品在一种真切的想象、体验和理解中,对逝去的英魂表达真挚的怀念之情。
《气节篇》是交响组歌的第二章,歌颂和咏叹的是牺牲于雨花台的英烈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高尚气节。扮演烈士吴振鹏的男中音独唱《愿将赤血流》,以一气呵成的叙事性和戏剧性,极具张力和变化的音乐形象,表达出革命者意志坚定、矢志不渝、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情怀。面对敌人凶残的烙铁和皮鞭,歌中唱道:“忍看山河碎,愿将赤血流。就是把我的骨头烧成灰,我还是共产党员。”合唱《热血赤心》是一首充满战斗精神的作品,抒发了革命者要以热血和生命化作利刃刀枪,划破风雨暗夜的豪情壮志。扮演烈士史砚芬的男高音独唱《诀别信》,歌中有“鲜血浸染自由花”的自豪,有“断头只当去走天涯”的豪迈,有“灵魂常随着你们”的深情,有对亲人“家里田亩供你学业有成”的嘱托,有坦然面对死亡“像这一地月华”的平静。作品以歌剧咏叹调式的唱段,倾吐了革命者对家人的无限温情,揭示出他们无惧生死的胆魄与境界。女声独唱《丁香的故事》,赞美了丁香花一样清纯美丽的革命女性。歌词在唯美中饱含着痛惜,表达了对英烈的追忆和颂扬。
交响组歌的第三章是《情怀篇》。解说词以感天动地的意象,“罪恶的枪声响了,烈士们就这样一直站着,站成了绿树,站成了鲜花”来阐释英烈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大爱。令人动容的合唱《献给无名烈士的歌》,是献给那些“也许永远没有人知道你们的姓名,却留下无尽的故事让人怀想”的英烈。歌曲由轻轻述说的优美合唱展开,层层发展,两次爆发出愤慨的高潮乐段后,经过调性短暂变化,再回到轻轻述说结束,抒发出对无名烈士无畏的精神在黎明前闪光的慨叹。女高音独唱《请让我把你追随》,表达了当代人对革命先烈由衷的敬佩,以及要勇敢追随他们穿云破雾、奋力前行的心愿。男声八重唱《中国正青春》,则描绘出当代中国蓬勃向上、充满生机的时代新貌,以及作为主人翁所表现出的承担重任、意气风发的昂扬姿态。音乐节奏充满青春活力,在欢快的乐曲中表达出一代代中国人接力奋斗,建设更加美好明天的坚定信心。女声合唱《苍生之问》,以问答句式思考为何旗帜永不褪色、热血总在沸腾、经历磨难越挫越勇、面对风云信念永恒,使命在肩的我们怎样始终保持初心等重大问题。作品旋律体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优美而富有律动感,给观众以蓬勃向上的力量感。
尾声合唱《信仰如旗》,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总结性作品。英烈的精神殷红如血、艳丽如花、明亮如灯,必将穿透历史、照亮未来。有力的进行曲风格将曾经的雄关长路、马蹄征鞍、壮怀豪情,谱写成如歌的信仰,用历史与先烈的事迹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举信仰之旗,乘风破浪,勠力前行。
原创大型交响组歌《雨花台——信仰的力量》,不仅是充分运用文化、艺术和时尚等元素,精心构思、倾力打造的一部精湛厚重之作,给人以高品质的艺术享受;而且也是用好用活党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相信这部作品将成为一部常演常新的作品,也应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