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长征副刊 PDF版下载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一生做成一件事


■赵宏畚  孙晋升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李时珍

每次看到书架上的全套《本草纲目》,就会想起伴随李时珍一生的这首诗,对这位医者的敬仰油然而生。

我的祖父行医一生,这套《本草纲目》是他最喜欢的收藏。闲暇之余,我喜欢翻开这套巨著,欣赏里面的插图,一字一句地读注释,仿佛是在和李时珍交流,也感受到了他严谨求实的作风。

李时珍,生于1518年,明朝正德年间,他所作的《本草纲目》集明朝以前本草学之大成,首次采用纲目体系为药物分类,这种编写体例开创了历代本草著作之先河。《本草纲目》共计52卷,近190万字,记载药物1892种,附有药方11096首,并绘有药图1109幅。种类之齐全、注释之详尽,在信息化的今天依然令人叹为观止。

在李时珍看来,“待病人如至亲”是医者本分。他随父亲行医多年,经常遇到因医书不准确、不详细、有谬误而导致抓错药、辨错药的病历,重修《本草》的信念愈发坚定。

修《本草》是一件极难之事。在我国古代,每大概500年会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官修《本草》。因工程量浩大,每次修订都由朝廷委派官员,动用全国的力量去进行药物调查,难度可想而知。李时珍恰恰是个不怕难的人。他书采800余家,又考证诸家本草,以纲目分之,以纲为举,次以集解,辨疑,正误为辅,列出各种药物的形状,附以气味、主治还有药方。

《本草纲目》满篇闪耀着我国古代科学家的“格物”精神。在《本草纲目》第十九卷当中,李时珍特别写道,很多前人犯的错误,原因都是“盖未深加体审,唯据纸上猜度而已”。因此,他重修《本草》,更加注重实地考察。为了掌握药草药性,他不辞劳苦,跋涉千山万水,湖南、湖北、江西、河南、河北、四川等地都有李时珍寻医访药的足迹。

《本草纲目》一书从下笔著书到最终完成,历时30年。成书后,本着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本着为万民生命负责的崇高医德,李时珍又用10年时间对此书进行修订完善。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40年中,从医、著书、修订、刊印,为了这部旷世典籍,李时珍的每一步路都走得很难。从青丝到白发,从意气风发到垂垂老矣,李时珍用一生的时间做成了一件极难之事,所历经的艰辛和耗费的心血非常人所能及,着实令人感佩万千。

《本草纲目》不仅是中国古代药物学著作,还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书中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乃至历史方面都有一定的贡献,被达尔文称为“1596年的百科全书”。1953年,李时珍的画像被镶嵌在苏联莫斯科大学新落成的校舍大礼堂的走廊里,与之并列的还有牛顿、哥白尼、居里夫人、达尔文等,当时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这句话是李时珍一生的浓缩与写照。面对千万种“难”,他依然执着前行,其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彰显了他的伟大。李时珍终其一生的信念成为后世医学工作者的典范:为医者,必医术精湛,医道乃至精至微之事;为医者,必道德高尚,大医精诚乃医家持身之本;为医者,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生命,即使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也要一心赴救。

成就的取得需要时间与岁月的磨砺。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既要有梦想,也要不浮夸,传承好先贤那份踏实、坚韧、淡泊名利的品格和情怀。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